臉上都是疲憊的表情。
我站在人群中。
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孤獨。
不是一個人待在房間裡的孤獨。
而是站在人群中,卻沒有一個人認識你的孤獨。
我打開手機搜索附近的旅館。
找到一家一百二十塊一晚的快捷酒店。
旅館在福田一條老街里。
房間很小。
只有一張床和一個小桌子。
但很乾凈。
被子是新換的。
床單上有洗衣液的味道。
我把行李箱放好。
倒在床上。
累得連澡都不想洗。
但我知道不能放棄。
我打開手機開始搜索招聘信息。
一條條瀏覽各種招聘廣告。
財會的崗位不少。
但要求都是本科學歷。
我只有大專文憑。
有些公司還要求持有會計師證。
有些要求有五年以上工作經驗。
我看了一整夜的招聘信息。
眼睛酸澀得厲害。
第二天一早,我開始投簡歷。
去各個公司面試。
我穿著唯一的一套正裝。
化了個簡單的妝。
看起來還算精神。
第一家公司在南山。
我坐地鐵過去,換了兩次線。
到達時已經遲到了十五分鐘。
面試官是位三十多歲的女士。
她看了我的學歷,禮貌地說不合適。
「我們公司要求本科以上學歷。」
她說得客氣,但眼神裡帶著輕蔑。
第二家公司在南山科技園。
寫字樓很高檔。
電梯里都是穿著職業裝的白領。
人事經理看了我的簡歷。
也搖頭說需要本科。
「你可以先去提升學歷,再來應聘。」
第三家、第四家、第五家。
全部因為學歷被拒。
有的甚至連面試機會都不給。
簡歷投出去,石沉大海。
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旅館。
坐在床上查看銀行卡餘額。
住了四天旅館。
加上來回車費和伙食。
已經花掉了一千多塊。
不能再這樣耗下去了。
我得儘快找到工作。
第五天,我降低了標準。
開始找那些不要求學歷的財會助理崗位。
投了三十幾份簡歷。
終於有一家公司回復了。
是一家小型外貿公司。
讓我去面試。
公司在一棟老舊的寫字樓。
電梯很舊,上下時會發出咯吱聲。
辦公室不大。
只有二十來個人。
桌上堆滿各種單據和文件。
空氣里瀰漫著紙張和咖啡的味道。
老闆是位五十出頭的中年男人。
說話很直接。
他看著我的簡歷問:「為什麼來深圳?」
我說:「想換個環境發展。」
他又問:「家人支持嗎?」
我頓了一下,說:「支持。」
他點點頭:「工資五千五,試用期三個月,包午餐不包住。」
「干不幹?」
我毫不猶豫地點頭。
「干,我可以立刻上班。」
老闆滿意地點頭。
「行,明天就來。」
「把入職資料準備好。」
拿到這份工作後,我鬆了口氣。
至少有了穩定的收入。
接下來要解決住的問題。
深圳的房租貴得嚇人。
我在網上找了很久。
看到一個城中村的房子。
月租一千一百。
我約了房東去看。
房東是位五十多歲的阿姨。
她帶我去看房。
房子在一條很窄的巷子裡。
兩邊都是握手樓。
樓與樓之間的距離只有一米多。
陽光照不進來。
白天也很暗。
房間在四樓。
是個隔斷間。
只有九平米。
放下一張床就只剩轉身的空間。
床頭有個小桌子。
只能放台筆記本電腦。
牆壁是用石膏板隔的。
隔音很差。
隔壁說話都聽得清清楚楚。
房間沒有窗戶。
只有個小排氣扇。
空氣很悶。
但房租只要一千一百塊。
這是我能承受的價格。
房東看我一個小姑娘挺不容易。
她少收了我兩百塊押金。
「小姑娘,一個人在外要小心。」
「晚上早點回來,這裡不太安全。」
「有什麼事就給阿姨打電話。」
我感激地點頭。
那一刻我差點又哭出來。
這個陌生的城市。
第一次有人對我表示善意。
我搬進那個小小的隔斷間。
把行李箱裡的東西一件件取出。
衣服掛在門後的掛鉤上。
書籍放在床頭小桌上。
化妝品擺在桌角。
洗漱用品放在公共衛生間的架子上。
收拾完已是晚上。
我躺在床上。
聽著隔壁的說話聲。
聽著樓下的吵鬧聲。
聽著遠處傳來的汽車喇叭聲。
這是屬於我自己的空間。
是我在深圳的第一個家。
雖然簡陋。
雖然狹小。
但它是我的。
第二天,我正式開始上班。
工作內容很簡單。
錄入單據、做報表、對帳。
工作不難。
但每天要處理的單據很多。
經常加班到晚上十點十一點。
老闆對員工要求嚴格。
帳目不能出一點差錯。
有次我把一個數字錄錯了。
老闆把我叫到辦公室。
劈頭蓋臉就是一頓訓斥。
「你怎麼做的帳?」
「這麼簡單的事都能出錯?」
「公司請你來是幹什麼的?」
我低著頭,一句話都不敢說。
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但我強忍著沒讓它流下來。
從那以後。
我每天都戰戰兢兢地核對每一筆帳。
一個數字要核對四遍。
生怕出錯挨罵。
下班後我就窩在那個小隔斷間裡。
開始自學新東西。
我在網上找了很多財稅諮詢的課程。
一點一點學習。
我知道光靠做帳沒有出路。
工資不高,也沒前途。
我得找到一條能翻身的路。
深圳有很多中小企業。
他們需要專業的財稅服務。
但請不起專職財務人員。
這是個機會。
我可以做財稅諮詢服務。
幫他們做帳、報稅、做財務規劃。
每天晚上我都學到凌晨兩三點。
第二天早上六點半就要起床上班。
我靠著咖啡和意志力撐著。
告訴自己不能放棄。
有時太累了。
坐在地鐵上就睡著了。
坐過站是常事。
有時餓得不行。
但又捨不得花錢吃飯。
就買兩個包子。
就著白開水吃下去。
有時生病了。
也不敢去醫院。
怕花錢。
就自己去藥店買點藥。
硬扛著。
就這樣過了三個月。
我終於轉正了。
工資漲到了六千塊。
雖然漲得不多。
但對我來說已是鼓勵。
我開始更加努力地學習。
周末也不休息。
全用來學習和研究。
我研究稅務政策。
研究財務管理。
研究企業運營。
把所有能學的都學了一遍。
半年後,我覺得自己積累了足夠的知識。
可以嘗試創業了。
我把這半年攢下的錢全拿出來。
一共兩萬三千塊。
我去註冊了公司。
租了個小辦公室。
開始做起財稅諮詢服務。
白天我還在外貿公司上班。
晚上就處理自己公司的業務。
最開始時生意很差。
一個月連一單都沒有。
我選擇了一個很笨的方法。
挨家挨戶去拜訪小企業。
推銷自己的服務。
一開始被拒絕了很多次。
有人直接把我趕出來。
「我們不需要,你走吧。」
有人看都不看我。
「沒興趣,別浪費時間。」
有人說我是騙子。
「你一個小姑娘懂什麼財稅?」
「肯定是來騙錢的。」
我咬牙堅持。
每天下班後。
我就拿著宣傳資料去掃樓。
一層層爬上去。
一家家敲門。
有時一天能跑二十棟樓。
腿都走得發軟。
鞋底磨破了。
但我不放棄。
一個月後,終於有了第一個客戶。
是一家小餐館。
老闆是位六十多歲的老伯。
他的帳務一團糟。
四年的帳本都沒理清。
稅務局已經找過他三次了。
再不整改就要罰款。
我花了整整一個半月時間。
免費幫他把帳理清楚。
把欠的稅都補上。
還幫他做了稅務規劃。
老伯很感動。
主動給我六千塊諮詢費。
還把我推薦給他的朋友。
「這小姑娘不錯,有真本事。」
「你們有帳務問題可以找她。」
口碑就這樣一點點建立起來。
第一個客戶變成了五個。
五個變成了十五個。
十五個變成了五十個。
半年後,我辭掉了外貿公司的工作。
全身心投入創業。
那段時間最艱難。
收入不穩定。
壓力特別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