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結婚五年,我和陳陽一直堅持AA制。
我以為這是我們婚姻保持獨立和尊重的基石,直到他將公婆接到家裡。
從那天起,AA製成了我肩上沉重的枷鎖,而他卻視而不見。
我開始在外獨食三餐,夜不歸宿,半個月後,一向淡定的陳陽,終於慌了。

01
我的名字叫李娜,今年三十二歲。
五年前,我嫁給了陳陽,一個IT公司的項目經理。
我們是大學同學,戀愛長跑七年才步入婚姻殿堂。
從一開始,陳陽就提出了AA制,理由是兩人經濟獨立,生活才會更輕鬆,不會因為金錢產生糾紛。
我當時覺得他這人挺有想法,也認可男女平等、經濟獨立的觀念,便欣然接受了。
事實證明,AA制在最初幾年運行得還算順利。
房貸各付一半,水電煤氣、物業費、網費等公共開銷也細緻地分成兩份。
日常吃飯,如果是出去吃,誰請客誰刷卡,下次換對方。
在家做飯,就按食材的費用平攤。
甚至連家裡的電器家具,我們都列了清單,一人負責一部分,壞了誰的誰負責維修或更換。
朋友們都說我們是「模範AA夫妻」,把日子過成了帳本,卻也羨慕我們的「清爽」。
我一直以為,這種模式是建立在我們倆共同生活、共同承擔的基礎上的。
直到一個周五的晚上,陳陽突然宣布了一個讓我猝不及防的消息。
那天我加班到八點多才回家,一進門就聞到一股濃郁的紅燒肉香味。
陳陽平時不怎麼做飯,這味道讓我有些意外。
他正系著圍裙在廚房忙活,看見我回來,臉上帶著一絲不自然的笑容。
「老婆,你回來了?
快洗手吃飯,今天我做了你愛吃的紅燒肉。
」他獻殷勤地說道。
我心裡雖然疑惑,但還是配合地洗了手,坐到餐桌旁。
桌上除了紅燒肉,還有一盤清炒時蔬和一份排骨湯,菜色比平時豐富了不少。
「今天什麼日子啊?
這麼豐盛?」我隨口問道。
陳陽給我夾了一塊紅燒肉,笑著說:「沒什麼,就是想犒勞犒勞你。
對了,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
」
我心裡咯噔一下,通常他這麼客氣的時候,就意味著有大事。
我放下筷子,看著他。
「我爸媽……他們老家那個老房子年久失修,最近下雨有點漏水,而且周圍環境也比較吵鬧。
他們年紀也大了,身體不太好,我尋思著,不如把他們接過來,跟我們一塊兒住一段時間,正好也能互相照應。
」陳陽斟酌著詞句,小心翼翼地看著我的反應。
我愣住了。
公婆要來住?
這可不是「一段時間」那麼簡單。
陳陽是獨子,他父母身體不好,一旦搬過來,十有八九就是長住。
我們這套兩居室的房子,雖然面積不算小,但多住兩個人,生活空間和習慣都會受到巨大衝擊。
更重要的是,我們是AA制啊!
「住多久?
是短住還是長住?」我儘量保持鎮定,問道。
陳陽搓了搓手,眼神有些躲閃:「這個嘛……先住著看,等他們身體好點,或者我們找到更合適的方案再說。
反正現在他們住過來,我能照顧也方便。
」
我心裡一陣冷笑。
更合適的方案?
無非就是等我們有了孩子,或者我把他們伺候舒坦了,他們就理所當然地住下去。
「陳陽,你有沒有想過,我們家是AA制。
爸媽過來住,他們的生活開銷怎麼算?
水電煤氣這些肯定會增加,還有伙食費、日常用品等等。
這些費用,誰來承擔?」我直接把最現實的問題拋給他。
陳陽的笑容僵在了臉上,他撓了撓頭:「這個……我爸媽是我的父母,我肯定會負責他們的開銷。
至於家裡公共開銷增加的部分,咱們再商量,可以適當調整一下AA比例嘛。
」
「調整AA比例?」我重複了一遍,覺得有些荒謬。
AA制的前提是兩個人平等。
現在多出兩個老人,意味著家務量、精神壓力都會倍增,這些是AA比例能衡量的嗎?
我看著他,語氣平靜卻堅定:「陳陽,你接父母過來住,我沒有意見。
但有一點必須說清楚,AA制是針對我們夫妻二人的。
父母的贍養是子女的責任,這是你的責任。
他們的生活開銷,包括增加的公共開銷,都應該由你來承擔。
至於家務,我們平時都是平攤的,現在多出兩個人,家務量肯定會增加。
你打算怎麼處理?」
陳陽的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他大概沒想到我會把話挑得這麼明。
他放下筷子,嘆了口氣:「李娜,爸媽是長輩,他們過來是享福的。
你作為兒媳婦,難道不應該承擔一部分嗎?
一家人,何必算得這麼清楚?」
「一家人?
」我反問,「AA制的時候,你說我們是獨立的個體。
現在需要我承擔責任了,又說一家人?
陳陽,你不能只挑對自己有利的來說。
」
氣氛瞬間凝固。
紅燒肉的香味也變得有些刺鼻。
我知道,一場風暴正在醞釀。
而我,已經做好了迎戰的準備。
02
周末,公婆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在陳陽的陪同下,正式搬進了我們家。
婆婆是個典型的傳統女性,瘦削的身材,臉上帶著常年勞作的痕跡。
公公則沉默寡言,一進門就找地方坐下,仿佛對周圍的一切都帶著審視。
他們一來,原本清凈的兩居室頓時變得擁擠起來。
我和陳陽的主臥,加上他們住的次臥,客廳就成了唯一的公共空間。
物品堆放、生活習慣的差異,瞬間就暴露無遺。
我向公司請了半天假,幫忙收拾整理。
婆婆看我忙前忙後,嘴上說著「哎呀,不用你忙,我們自己來就行」,手上卻不停地把各種腌菜、土特產堆到冰箱和廚房的角落裡,占據了我精心整理的空間。
公公則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里的戲曲節目,聲音開得震天響。
中午,我主動提出去買菜,準備做一頓豐盛的午餐,算是歡迎。
陳陽看了我一眼,眼神裡帶著一絲感激。
我心裡清楚,這頓飯,我算是「自費」的。
菜買回來,我便一頭扎進廚房。
婆婆也跟著進來,說要幫忙。
她邊洗菜邊念叨:「娜娜啊,你們年輕人就是花錢大手大腳。
這青菜在菜市場買,能便宜不少呢。
你看你買的這些肉,都太瘦了,得有點肥膘才香。
」
我耐著性子解釋:「媽,我們平時都去超市買,比較方便。
而且我們口味清淡,不愛吃肥肉。
」
婆婆撇了撇嘴,沒再說什麼,但臉上明顯帶著不贊同。
她洗菜的方式也讓我有些崩潰,水龍頭開到最大,水花四濺,洗完的菜葉還滴著水就直接放進鍋里。
我平時做飯很講究細節,廚房總是保持得一塵不染,現在卻變得一片狼藉。
午餐勉強算是完成了。
餐桌上,公公婆婆胃口很好,不停地夸陳陽孝順。
婆婆又開始旁敲側擊:「娜娜啊,你平時工作忙,是不是很少做飯啊?
我看陳陽也挺瘦的,得好好補補。
」
我放下筷子,平靜地回答:「媽,我們平時都是分工合作的,陳陽也會做飯。
而且我們倆都喜歡清淡飲食,注重健康。
」
陳陽在一旁打圓場:「媽,娜娜工作確實忙,我們都互相體諒。
」
婆婆聽了,又把話題扯到我身上:「女孩子家家的,工作再忙也不能耽誤家務啊。
你看你,都三十多了,還沒個孩子,是不是工作太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