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靜靜,奶奶讓你受委"屈了。那些人……他們都在罵你。」李靜搖了搖頭,幫我擦去眼淚,臉上露出了一個比哭還難看的笑容:「奶奶,我不委屈。以前,總是您護著我。現在,換我來保護您。」從那天起,我發現我的孫女,好像一夜之間長大了。
她不再是那個會躲在我身後,怯生生地看著她父母的懦弱女孩。
她的脊樑挺得筆直,眼神里充滿了成年人的堅韌和智慧。
她開始有條不紊地進行反擊。
她首先找到了小區物業,調取了三年前那晚,一群人衝進我家鬧事的監控錄像。
雖然錄像已經有些模糊,但依然能清晰地看到李偉跪地求饒的狼狽模樣。
接著,她通過她大學同學的關係,輾轉聯繫上了一位律師。
她將我保存的那些欠條、帳本,以及我當年為李偉還債時的銀行轉帳記錄,全部交給了律師。
律師告訴她,這些都是最直接、最有利的證據,足以證明李偉撒謊。
最讓我意外的是,她竟然還找到了當年跟著那群人一起來討債的一個「馬仔」。
原來那人後來因為別的案子進了監獄,最近剛剛放出來。
李靜不知道用了什麼方法,說服了那人,讓他願意出面作證,將當年的事情原原本本地說出來。
她每天早出晚歸,為了我的事四處奔波,人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瘦了下去。
我心疼地勸她:「靜靜,算了吧。咱們不跟他們爭了。只要我們祖孫倆能安安穩穩地過日子,被人數落幾句又算得了什麼。」李靜卻握著我的手,眼神異常堅定:「奶奶,不行。這不是爭不爭的問題,這是公道的問題。我不能讓您一輩子的清白,就這麼被他們毀了。我更不能讓他們以為,這個世界,是沒有公道,可以任由他們顛倒黑白的。」看著她忙碌而堅定的背影,我的眼眶濕潤了。
我突然明白,我丈夫說得對,李家的氣運,不在於那件價值百萬的古董,而在於傳承下去的風骨和擔當。
而這些,我的孫女李靜,全都有。
我做出了這輩子最正確的決定。
09

一切準備就緒後,李靜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決定。
她以我的名義,給所有曾經打電話來「勸說」過我的親戚,都發了一封正式的邀請函,邀請他們來家裡「喝茶」,說是有重要的事情要當面說清楚。
同時,她還特意「請」來了小區里幾位最喜歡說三道四的鄰居大媽,說是要當著大家的面,給我們家裡的事做個評判。
李偉和王琴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他們以為李靜是撐不住壓力,要服軟了,於是得意洋洋地準時赴約。
他們甚至還特意在親戚面前賣慘,說自己如何被趕出家門,無家可歸,引得一些不明真相的親戚對我們祖孫倆更加憤慨。
約定的那天,我家的客廳里擠滿了人。
親戚、鄰居,把不大的空間塞得滿滿當當。
李偉和王琴被眾人簇擁在中間,像兩個打了勝仗的將軍,臉上寫滿了得意。
王琴一見到我,就假惺惺地撲過來,拉著我的手哭訴:「媽,您總算想通了!我就知道您心裡還是有我們的!您放心,只要您把房子和古董還給我們,我們保證以後好好孝順您!」幾個親戚也跟著幫腔:「是啊,陳蘭,一家人哪有隔夜仇。快把東西給孩子吧,別再鬧了,讓人看笑話。」我沒有說話,只是冷冷地看著他們表演。
李靜扶著我,在主位上坐下。
她環視了一圈眾人,然後不疾不徐地打開了她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連接上了客廳的電視機。
「各位叔叔阿姨,大爺大媽,今天請大家來,不是為了評判家務事,而是想請大家看幾樣東西,還原一個真相。」她說著,按下了播放鍵。
電視螢幕上,首先出現的是三年前那段模糊的監控錄像。
當眾人看到李偉被幾個凶神惡煞的壯漢圍在中間,嚇得屁滾尿流,跪地求饒的畫面時,客廳里響起了一片倒抽冷氣的聲音。
李偉和王琴的臉色「唰」地一下就白了。
緊接著,螢幕上出現的是那張七十萬的欠條,以及銀行的轉帳記錄。
每一筆轉帳的時間,都和欠條上的日期嚴絲合縫。
李靜清冷的聲音在客廳里響起:「這是我父親三年前欠下的賭債,以及我奶奶為他還債時東拼西湊的證據。」最後,螢幕上出現了一個人像。
那人正是當年討債的「馬仔」之一。
他對著鏡頭,將當年的事情經過,包括李偉如何沉迷賭博,如何輸光家產,如何被追債,都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視頻播放完畢,整個客廳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用一種震驚、鄙夷、厭惡的目光看著李大偉和王琴。
那些剛才還在為他們幫腔的親戚,此刻都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真相,在鐵一般的證據面前,不容置喙。
10
「不!這不是真的!是她們偽造的!是這個小賤人聯合外人來陷害我們!」王琴瘋了一樣地尖叫起來,試圖做最後的掙扎。
但已經沒有人再相信她了。
之前教訓我的那個嫂子,此刻臉上火辣辣的,她第一個站出來,指著李偉的鼻子罵道:「李偉!你個不成器的東西!你媽為了你吃了多少苦,你竟然還敢撒謊騙我們!我們李家的臉都讓你給丟盡了!」「就是!自己不爭氣,還好意思回來搶家產!我呸!真是個畜生!」「陳蘭,我們都錯怪你了。你這兒子,不要也罷!」親戚們的指責和唾罵,像潮水一樣向李偉和王琴涌去。
那些鄰居大媽們,更是把這件事當成了天大的新聞,第一時間就傳遍了整個小區。
李偉和王琴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他們再也無法在這個地方立足。
在眾人的鄙夷和唾棄中,他們萬念俱灰,連夜收拾東西,離開了這座城市,再也沒有回來過。
一場持續了數周的家庭風暴,終於塵埃落定。
趕走了那兩個禍害,我的生活恢復了久違的平靜和安寧。
李靜把工作調回了本地,每天陪在我身邊。
她用自己的工資,把被我賣掉的金條又贖了回來,重新放在了我的床頭。
她還堅持要把房產證的名字改回我的,被我嚴詞拒絕了。
那件元青花大罐,被她小心翼翼地擦拭乾凈,擺放在客廳最顯眼的位置。
她說,這不只是一件古董,更是我們李家風骨的見證。
它會時刻提醒她,做人要正直,要有擔當。
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我們祖孫倆的身上,也灑在那件歷經歲月滄桑的傳家寶上。
我看著身邊亭亭玉立的孫女,心裡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滿足和安寧。
我知道,我守住了丈夫的囑託,也為李家的未來,選擇了一個最正確的傳承人。
屬於我們祖孫倆的新生活,才剛剛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