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
我的腳步聲在寂靜的街道上迴蕩,每一步都踏在心上,沉重而清晰。
腦海里回放著李秀琴那刻薄的話語,以及王浩那張寫滿央求的臉。
原來,我一直活在自己編織的愛情泡泡里,而現實的殘酷,卻在今天被徹底揭開。
李秀琴對我的防備,並非今日才顯露端倪。
只是我一直選擇性地忽視,或者用「她是個好意」、「她刀子嘴豆腐心」來為她開脫。
比如,在決定買房的時候,她就曾看似無意地問我:「小雅啊,你爸媽那22萬,是打算直接給我們王浩,還是說要存起來等你以後用啊?」我當時不疑有他,如實回答是用於首付。
她聽後,只是意味深長地笑了笑,說:「哎,現在年輕人結婚不容易,能幫一點是一點。」當時我只覺得她體恤我們,現在想來,那笑容里分明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精明。
再比如,每次我和王浩談論未來規劃,提及裝修風格、家具家電,她都會插上一句:「這些東西,王浩從小就有主意,他喜歡什麼就讓他自己做主吧。」仿佛在提醒我,我只是一個即將加入的外來者,不具備完全的決策權。
更過分的是,有一次我提到婚後想把父母接到新房小住幾天,她立刻變了臉,說:「這可不行啊,新房是新婚小夫妻的,住的人多了,不吉利!」王浩當時也只是打了個哈哈,把我拉走了,並沒有為我爭取半分。
這些零零碎碎的細節,如今串聯起來,清晰地勾勒出李秀琴對我這個「準兒媳」的態度:一個外來的,需要被防備的,最好是能帶來好處,但絕不能分享核心利益的「入侵者」。
最讓我心寒的,還是王浩的態度。
他總是在他媽和我之間扮演著「和事佬」的角色,但這個「和事佬」永遠偏向他媽。
他會勸我忍讓,勸我大度,勸我理解他媽。
卻從未真正為我爭取過什麼,甚至連一句堅定的維護,都吝嗇得不肯給出。
有一次,李秀琴在我面前抱怨,說她一個親戚的女兒,嫁了個有錢人,婚房寫了女方名字,結果離婚的時候,女方把房子分走了一半,男方什麼都沒撈著。
她當時瞟了我一眼,然後重重地嘆了口氣,說:「這世道人心不古啊,防人之心不可無。」我當時聽著很不舒服,以為她是無心之語,現在才明白,那分明是說給我聽的,是在給我打預防針,警告我別動歪心思。
我曾試圖和王浩溝通這些問題。
我問他:「你媽是不是不喜歡我?」
他總是敷衍地回答:「沒有的事,我媽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她人很好。」
我又問他:「房子加我的名字,是不是讓你媽很不高興?」
他則會說:「小雅,你別多想,我媽是怕我們壓力大,想讓我們小兩口輕輕鬆鬆的。等以後我們有錢了,再買一套寫你名字的。」
「那我們現在住的這套呢?」我追問。
他便支支吾吾,顧左右而言他。
我一直以為他只是情商不高,或者是不善於處理家庭矛盾。
現在我才意識到,他不是情商不高,他是根本就不想得罪他媽,他選擇了最省力的方式——犧牲我的感受和利益。
他的愛,從來都不是無條件的,是建立在不觸碰他母親底線的基礎上的。
今晚,他那句「別逼我為難」,徹底敲碎了我所有的幻想。
他寧願讓我一個人承受所有委屈,也不願為我承擔半分來自他母親的壓力。
他所謂的「愛」,在他母親的利益面前,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我突然想起多年前看過的電影,女主角因為男方不肯在婚房上加名而毅然分手。
當時我覺得女主角太現實,太計較。
如今,我才明白,那不是計較,那是對自己未來的一種保障,一種清醒的自我保護。
愛情固然美好,但婚姻是現實的。
如果從一開始,對方就用這種方式來對待你,來防備你,那麼未來的生活,又會是怎樣一番光景?
我不敢想像,當真正的矛盾來臨時,這個男人會如何選擇。
我的心很痛,但前所未有的清醒。
04
我漫無目的地走著,夜色漸深,路燈將我的影子拉得老長。
手機里,王浩的電話一個接一個地打來,我一個都沒接。
我知道他會說什麼,無非是道歉、解釋、央求,然後把我重新拉回那個充滿算計的泥潭。
我需要時間,需要空間,來理清這三年感情的脈絡,來審視這個我曾經深愛的男人。
回到自己的公寓,我把自己摔進沙發里。
整個屋子空蕩蕩的,只有呼吸聲和心跳聲清晰可聞。
我拿起手機,打開相冊,一張張翻看我和王浩的照片。
從最初的青澀到後來的甜蜜,每一張照片都記錄著我們的點滴。
我看到他為我準備的生日驚喜,看到他陪我去看畫展時認真聆聽的樣子,看到他生病時我徹夜守護的疲憊……
我們曾那麼相愛,那麼默契。
可如今,這些美好的回憶,就像被蒙上了一層灰,變得黯淡無光。
我開始反思。
是不是我太傻了,一直活在童話里?
是不是我把愛情看得太重,而忽略了現實的殘酷?
父母從小教育我,女孩子要獨立,要有自己的事業,更要有自己的判斷。
可到了愛情面前,我卻變得盲目,變得妥協。
我父母都是很開明的人,他們一直希望我能嫁給愛情,而不是嫁給物質。
所以,當王浩說要加我名字時,他們才毫不猶豫地拿出了22萬。
這筆錢,是他們養老的錢,是他們對我未來幸福的期許。
我不能讓他們失望,更不能讓自己吃虧。
我閉上眼睛,腦海里浮現出父母鬢角的白髮,他們為了我操勞了大半輩子。
他們信任我,也信任王浩。
如果我輕易地放棄了自己的權益,不僅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更是對父母心血的辜負。
「小雅,你別逼我為難,好不好?」王浩的聲音再次在我耳邊響起。
為難?
他為難什麼?
為難在他母親和未來妻子之間做個選擇嗎?
可這個選擇,本就不該讓我承受。
一個男人,如果連自己的愛人都保護不了,連基本的公平都無法給予,那他還有什麼資格談愛,談婚姻?
我突然明白,他所謂的「為難」,其實是他懦弱的藉口。
他不是為難,他是選擇。
他選擇了維護他母親的權威,維護他家的財產,而犧牲了我的尊嚴和利益。
這樣的婚姻,我真的能過得幸福嗎?
我能忍受一個處處提防我的婆婆,和一個永遠站在婆婆那邊的丈夫嗎?
我能接受我的孩子,在未來可能會面對一個斤斤計較、充滿算計的奶奶嗎?
答案,是不能。
婚姻不是扶貧,更不是一場單方面的付出與妥協。
它需要雙方的尊重、理解和共同承擔。
如果從一開始,信任就缺失,平等就不存在,那麼這座婚姻的大廈,又如何能穩固?
我睜開眼睛,目光變得堅定。
我已經做出了決定。
我拿起手機,再次撥通了父親的電話。
這次,我沒有哭,聲音平靜而有力:「爸,您找個時間,把那22萬轉回我的帳戶吧。另外,您認識的律師朋友,能不能幫我聯繫一下,我想諮詢一下婚前協議的事情。」
父親在電話那頭沉默了片刻,然後傳來他略帶沙啞卻無比堅定的聲音:「好,小雅,爸爸支持你。無論你做什麼決定,爸爸媽媽永遠是你的後盾。」
這句「後盾」,給了我莫大的勇氣。
我不再猶豫,不再彷徨。
我的「新房夢」或許碎了,但我的自我價值和尊嚴,絕不能碎。
05
我掛斷電話,心頭一塊巨石落地。
雖然前路仍舊迷茫,但至少,我重新掌握了主動權。
我的父母,永遠是我最堅實的後盾。
他們沒有問我為什麼突然改變主意,沒有指責我衝動,只是無條件地支持我。
這份愛,比任何房產證上的名字都來得真切、可靠。
夜深了,王浩的電話和簡訊轟炸還在繼續。
我一條都沒看,直接將手機調成了靜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