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個月就給我三百五?你當我是什麼?」我捏著那張皺巴巴的百元大鈔,聲音微微發抖。
「夠花了吧?家用我都安排好了,你就負責買菜就行。」劉建國頭也不抬,目光黏在手機上,手指快速滑動著螢幕。
「那你的錢呢?全都進你自己口袋了?」
「我賺錢不容易,再說了,男人要有自己的錢,這不是很正常嗎?」他終於抬起頭,目光如冰。
「正常?」我笑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平靜湧上心頭,「那就讓我來告訴你,什麼才是正常。」

#優質圖文扶持計劃#01
我叫林小雅,今年二十八歲,大學畢業後做了兩年行政工作,後來跟劉建國結婚。我們是校友,他比我大兩屆,當初他追我時,曾承諾婚後讓我無憂無慮地做個家庭主婦。結婚三年後,我辭去了工作,在家相夫教子。或許是幸福來得太突然,我沒想到,婚姻的陷阱會如此深不可測。
那是個周五的晚上,劉建國下班回來,神情略顯疲憊,但眼中卻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我剛把晚飯擺上桌,他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信封。
「猜猜這是什麼?」他笑著晃了晃信封。
「什麼啊?」我被他的好心情感染,放下手中的碗筷,好奇地看著他。
「升職了!」劉建國一臉得意,「以後我是部門經理了,月薪三萬二!」
我驚喜地捂住嘴,衝上前抱住他:「真的嗎?太棒了!恭喜你!」
劉建國滿足地點點頭,摟住我的肩膀:「是啊,我們家終於熬出頭了。」
那晚,我們開了一瓶珍藏的紅酒慶祝,規划著美好的未來——換個大一點的房子,明年生個孩子,偶爾出國旅遊。我心裡充滿了期待,甚至已經開始在腦海中描繪新家的樣子。
第二天早上,劉建國神采奕奕地出門上班,我則開始研究如何合理安排即將增加的家庭收入。之前劉建國月薪一萬五,每月給我八千用作家用,我省吃儉用,還能存下一些。按這個比例,他現在月薪三萬二,家用應該能翻倍吧?我心裡暗自盤算著。
又過了幾天,劉建國拿到了升職後的第一個月薪。當晚,他回家時面色如常,我煮了他最愛的紅燒排骨和蒜蓉西蘭花,餐桌上擺著一瓶啤酒。
「今天發工資了吧?」我裝作漫不經心地問道。
「嗯。」劉建國點點頭,大口吃著飯。
「那...家用準備怎麼安排?」我試探著問。
劉建國放下筷子,從口袋裡掏出錢包,抽出幾張鈔票放在桌上:「這是三百五,夠你買菜了。」
我愣在原地,以為自己聽錯了:「三百五?」
「對啊,足夠了吧?以前你不是常說自己會精打細算嗎?」劉建國夾了一塊排骨,滿不在乎地說。
「可是...你以前月薪一萬五的時候,每月給我八千家用。現在你月薪漲到三萬二,家用怎麼反而變少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時候是那時候,現在是現在。我現在是部門經理,有很多應酬,還要維持形象,花銷自然大了。」劉建國皺起眉頭,「再說了,我賺錢不容易,為這個家付出這麼多,難道還要事事向你彙報?」
「我不是這個意思...」我咬著嘴唇,「可三百五怎麼夠一個月的菜錢?更別說其他開銷了。」
「那就精打細算唄,你不是最擅長持家了嗎?」劉建國不耐煩地擺擺手,「別煩我了,吃飯。」
那晚,我久久不能入睡。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思緒翻湧。曾經那個在校園裡深情告白的男孩,承諾要給我最好的生活,現在卻變成了一個吝嗇的陌生人。更諷刺的是,我因為全職在家,已經沒有了經濟來源,完全依賴於他。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羞辱?我在心裡反覆質問自己。
02
第二天清晨,劉建國匆匆出門上班,我坐在餐桌前,盯著那幾張鈔票發獃。三百五,在如今物價高漲的情況下,連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都難以滿足。
我打開冰箱,裡面還有一些食材,勉強能撐幾天。我必須想個辦法。
午後,我打電話給媽媽,沒有告訴她實情,只說想去看看她。媽媽欣喜地說等我,我收拾了簡單的行李,留了張紙條給劉建國,說去媽媽家小住幾天。
媽媽住在郊區的一個小區里,自從爸爸去世後,她一直獨居。看到我時,她的眼睛亮了起來。
「小雅,怎麼突然想起來看媽媽了?」媽媽接過我的包,笑著問。
「想您了唄。」我強顏歡笑,不忍心把自己的處境告訴她。
媽媽端來一杯熱茶,坐在我對面,目光慈愛又帶著一絲探詢:「丫頭,有心事?」
我低下頭,眼淚不自覺地滾落:「媽...」
「怎麼了?」媽媽緊張地握住我的手,「是不是建國欺負你了?」
我搖搖頭,又點點頭,終於忍不住把事情的經過告訴了媽媽。
「這個混帳!」媽媽氣得臉色鐵青,「當初他追你時那麼殷勤,現在翻臉不認人!老話說得好,男人有錢就變壞。」
「媽,我該怎麼辦?」我無助地問。
媽媽沉默了一會兒,握緊我的手:「小雅,媽媽問你,你還愛他嗎?」
「我...」我哽咽了,「我不知道。」
「如果不愛了,就離婚。媽媽養你一輩子都行。」媽媽堅定地說,「但如果還有感情,那就要想辦法讓他明白你的價值。」
「可我現在沒有工作,完全依賴他。」
「傻丫頭,」媽媽摸著我的頭,「媽媽退休前在銀行工作,知道一些理財的事。你的工資卡還在吧?」
我點點頭。大學畢業後,我工作了兩年,存了一些錢,雖然不多,但工資卡一直保留著。
「這樣,」媽媽思索片刻,「你先用那三百五買最便宜的食材,清湯寡水地過,看他怎麼反應。同時,我教你一些理財的技巧,把你的錢分散投資。不求大富大貴,但求有個保障。」
「他如果問起,我該怎麼說?」
「實話實說啊,就說三百五隻夠這樣子了。」媽媽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有些教訓,必須自己嘗過才記得牢。」
那天晚上,媽媽還把自己的退休金分了一部分給我:「拿去應急,不要告訴他。女人,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有自己的錢,這是媽媽吃過的虧得出的教訓。」
我抱著媽媽,淚流滿面。三十年來,她一直是我最堅強的後盾。
第三天,我回到家。劉建國對我的短暫離開似乎毫不在意,只是隨口問了句:「去你媽那兒了?怎麼想起來看她了?」
「想她了唄。」我學著他的口氣,漫不經心地回答。
接下來的日子,我按照媽媽的建議,開始了我的「反擊計劃」。
03
首先,我把自己的工資卡交給了媽媽保管,讓她幫我分散投資。雖然本金不多,但勝在穩健,至少給了我一絲經濟上的安全感。
其次,我開始精打細算地用那三百五過日子。早餐是最簡單的白粥,午餐是清水面,晚餐則是白水煮青菜,偶爾加點便宜的豆腐。肉類幾乎絕跡,連雞蛋都成了奢侈品。
劉建國似乎沒有察覺到飯桌上的變化,他經常加班,回來得晚,有時甚至在外面吃完才回家。這倒是給了我喘息的空間,不必每天都面對他那張毫無關切的臉。
大約一周後,某個周末,劉建國難得在家,終於注意到了餐桌上單調的菜色。
「今天就這些?」他皺眉看著桌上的清水面和幾片青菜。
「嗯。」我平靜地點頭。
「沒有肉嗎?」
「沒有。」
「為什麼?」劉建國不解地問,「你是不是又亂花錢了?」
我放下筷子,直視他的眼睛:「三百五,就只夠買這些。」
「你在開玩笑嗎?三百五怎麼可能只買這點東西?」劉建國的聲音提高了幾分貝。
「不信你自己去菜市場看看。現在什麼價格?一斤豬肉二十多,一斤青菜七八塊,雞蛋十幾塊一斤。三百五,一個月三十天,平均一天十塊多,你覺得能買什麼?」
劉建國有些語塞,但很快又振振有詞:「那你就不會精打細算一點?以前不是挺會過日子的嗎?」
「以前你給八千,現在給三百五,這不是精打細算的問題,這是基本生存的問題。」我冷靜地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