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下班回家,看到公公坐在客廳里看電視,他沖我笑了笑,這是以前從未有過的。
我意識到,我的反擊,不僅讓陳陽開始反思,也讓公婆重新審視了我和這個家的關係。
他們不再把我視為一個免費的保姆,而是開始尊重我的存在和付出。
當然,改變並非一蹴而就。
偶爾,婆婆還會不經意地流露出一些傳統的觀念,比如「女孩子家家的,就應該多顧家」。
但陳陽都會立刻打斷她,或者巧妙地轉移話題。
有一次,婆婆又在我面前念叨:「娜娜啊,你們倆結婚這麼久了,也該要個孩子了。
有了孩子,家裡才熱鬧。
」
我剛想反駁,陳陽就走過來,摟住我的肩膀,笑著對婆婆說:「媽,生孩子這事,我們有計劃。
現在娜娜工作忙,等她想生了,自然會生。
您就別操心了,抱孫子的事,還早著呢。
」
婆婆被陳陽這麼一說,也只好作罷。
我心裡對陳陽的維護,感到非常滿意。
07
我的生活漸漸回到了正軌,甚至比以前更加舒適和自由。
陳陽承擔了家裡的主要開銷,包括公婆的所有費用。
家務有鐘點工阿姨分擔,剩下的部分,我和陳陽協商後,也重新進行了分配。
他主要負責公婆的日常照料,我則負責一些自己房間的清潔和偶爾的烹飪。
我們重新找回了婚姻中的平衡。
AA制不再是僵硬的帳本,而是變成了一種更靈活的模式。
我們依然保留了各自的獨立帳戶,但公共開銷由陳陽承擔,我的錢可以更自由地支配,用於提升個人生活品質。
我把之前省下來的錢,報了一個繪畫班。
周末的時候,我不再去逛街,而是沉浸在色彩和畫筆的世界裡。
陳陽也鼓勵我發展自己的愛好,甚至會陪我去畫廊看畫展。
我和陳陽的關係也變得更加親密。
經歷了那場風波,我們之間少了一些客套,多了一些真誠。
我們開始更頻繁地溝通,分享彼此工作和生活中的點滴。
他會主動問我公司里的事情,我也會關心他項目進展。
有一天晚上,我們躺在床上,陳陽突然抱住我,在我耳邊輕聲說:「娜娜,謝謝你。
謝謝你讓我看清了自己。
如果不是你那半個月的『消失』,我可能永遠都不會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家庭,什麼是真正的愛。
」
我轉過身,看著他,笑著說:「你現在明白也不晚。
」
「不晚。
」他吻了吻我的額頭,「我會用我的一生來彌補。
」
公婆在家裡住了一年。
這一年裡,他們也漸漸適應了我們家的生活模式。
婆婆不再強求我做家務,也不再對我指手畫腳。
她甚至學會了用手機視頻,和老家的姐妹們聊天。
公公也習慣了在小區里散步,和鄰居們下棋。
一年後,陳陽找到了一套離我們小區不遠的兩居室公寓。
他跟父母商量,想讓他們搬過去獨立居住,這樣他們有自己的空間,我們也更方便照顧。
婆婆一開始有些不舍,但考慮到自己身體不好,也不想再給兒子兒媳添麻煩,最終還是同意了。
陳陽為他們請了一個全職保姆,負責日常起居和做飯,自己每天下班後都會過去看望。
公婆搬走的那天,婆婆拉著我的手,語重心長地說:「娜娜啊,媽以前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對,你別往心裡去。
陳陽有你這樣的媳婦,是他的福氣。
以後,你們倆好好過日子,媽就放心了。
」
我看著婆婆布滿皺紋的臉,心裡五味雜陳。
我握住她的手,真誠地說:「媽,您別這麼說。
我們都是一家人。
」
那一刻,我感覺我們之間所有的隔閡,都煙消雲散了。
08
公婆搬走後,我和陳陽的家重新恢復了只有我們兩人的寧靜。
但這份寧靜,與AA制時期那種「各過各的」疏離感截然不同。
現在,我們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家人」,彼此依賴,相互扶持。
家裡的開銷依然由陳陽承擔大部分,但他不再是一個沉默的付款人。
他會主動跟我商量家庭預算,聽取我的意見。
我也會偶爾主動承擔一些大額開銷,比如我們一起出去旅遊的費用,或者為家裡添置一些大件物品。
這不再是AA,而是一種更靈活、更自然的共同承擔。
家務活也變得輕鬆起來。
沒有了公婆的物品堆積和生活習慣差異,我們的小家變得井井有條。
我和陳陽分工明確,周末一起大掃除,平日裡也互相幫忙。
我不再覺得做家務是負擔,而是一種共同經營生活的樂趣。
我們的溝通也變得更加順暢。
那場風波之後,我們都學會了傾聽和表達。
當有意見分歧時,我們會心平氣和地坐下來,把各自的想法說出來,而不是像以前那樣,把問題埋在心裡,或者用AA制來迴避矛盾。
有一次,我工作上遇到一些瓶頸,心情很沮喪。
回到家,陳陽看出了我的不對勁。
他沒有多問,而是默默地為我泡了一杯花茶,然後坐在我身邊,輕輕地抱住我。
「別擔心,有我在。
」他輕聲說,「不管遇到什麼困難,我們一起面對。
」
那一刻,我感覺心裡所有的委屈和壓力都得到了釋放。
我緊緊地抱住他,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
我發現,這種無聲的支持和理解,比任何金錢上的AA都來得珍貴。
我們的周末生活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我們一起去爬山,一起去郊遊,一起去聽音樂會。
我還在陳陽的鼓勵下,開始學習烹飪。
雖然我的廚藝不如婆婆,但陳陽總是第一個給我捧場,把我的「黑暗料理」吃得津津有味。
他甚至會主動在朋友圈分享我做的菜,配上「老婆牌愛心晚餐」的文字,讓我心裡甜滋滋的。
我發現,當一個人真正愛你,真正願意為你改變時,他是會用行動來證明的。
陳陽的改變,讓我對我們的婚姻充滿了信心。
公婆那邊,陳陽也照顧得很好。
他每天下班後都會先去公寓看望他們,陪他們聊聊天,給他們帶去一些新鮮的水果和蔬菜。
周末的時候,我們也會一起過去,陪他們吃飯,帶他們出去走走。
婆婆現在對我,完全是丈母娘看女婿的眼神——越看越喜歡。
她會誇我能幹,會誇我孝順,甚至會主動給我買衣服,讓我哭笑不得。
我明白,這都是陳陽努力的結果。
他用自己的行動,彌補了過去的過失,也重新搭建了我們家庭成員之間的橋樑。
09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又是一年。
我和陳陽的婚姻,在經歷過那場AA制的風波後,變得更加堅韌。
我們不再是兩個獨立的個體,而是一個緊密相連的整體。
在一次朋友聚會上,有人提起了AA制的話題。
一位朋友抱怨說,她和丈夫也是AA制,但最近因為孩子出生,開銷激增,導致兩人經常為錢吵架。
她問我:「李娜,你們以前不是AA制嗎?
現在怎麼解決這些問題的?」
我笑了笑,看向身邊的陳陽。
他握住我的手,對我露出了一個溫暖的笑容。
「我們現在已經不是嚴格意義上的AA制了。
」我說道,「準確地說,我們現在是『AA+』模式。
陳陽承擔了家裡大部分的開銷,我則負責一些個人愛好和額外支出。
但最重要的是,我們學會了溝通和理解。
金錢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彼此的付出和體諒。
」
我把我和陳陽的故事簡單地講給了朋友們聽。
他們聽完後,都唏噓不已。
有人說我太有勇氣,有人說陳陽終於「開竅」了。
陳陽在一旁補充道:「其實,AA制本身沒有錯。
它能讓雙方保持經濟獨立,減少很多金錢上的摩擦。
但前提是,要考慮到家庭成員的變化,以及那些無法用金錢衡量的無形付出。
當家庭責任增加時,如果一方還固守著AA制,就很容易造成不公平,甚至傷害感情。
」
「是啊。
」我接著說,「那半個月我『消失』的日子,讓我看清了AA制在特定情境下的荒謬。
也讓他明白了,一個家庭的維繫,不僅僅是金錢的對等,更是情感的投入和責任的擔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