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種心寒的情緒達到頂點時,手機響了,是婆婆王淑芬發來的語音消息。李婉秋點開,婆婆帶著酒意的、略顯高昂的聲音傳來:「婉秋啊,今天瑤瑤請客,你沒來真是可惜了!菜可好了!大家都問你怎麼沒來呢,我說你工作忙。哎,對了,下個月樂樂開學,學費你記得準備好啊,還是老樣子,三萬二,轉到你爸卡上就行。」
樂樂是張偉弟弟的兒子,也就是李婉秋的侄子。公公婆婆一向疼愛這個小孫子,從小學起,樂樂的學費就由張偉和李婉秋承擔大部分,美其名曰「幫襯一下弟弟」,實際上卻成了理所當然的義務。李婉秋雖然心裡覺得不妥,但張偉總是說「我就這麼一個弟弟,爸媽開口了,能怎麼辦?」她為了家庭和睦,也一直隱忍著承擔了這筆開銷。
但這一次,聽著婆婆理所應當的吩咐,聯想到昨晚被排除在外的「團圓飯」,李婉秋心中的怒火和決心同時燃燒起來。
她深吸一口氣,沒有回覆婆婆的消息,而是打開手機銀行,查看著帳戶餘額。然後,她開始仔細翻閱手機里的相冊和聊天記錄,像是在尋找什麼證據。她的眼神越來越冷靜,也越來越堅定。

接下來的幾天,家庭生活表面恢復了平靜。張偉似乎覺得風波已經過去,試圖和李婉秋修復關係,但李婉秋的態度始終不冷不熱。她照常上班下班,料理家務,但關於小姑子宴會的話題,她絕口不提。公公婆婆那邊,也再沒提起那晚的事,仿佛李婉秋的缺席無足輕重。
只有李婉秋自己知道,一場風暴正在醞釀。她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
很快,時機到了。樂樂開學的日子臨近了,家庭群里,婆婆再次@了李婉秋和張偉:「樂樂後天就報到註冊了,學費別忘了轉啊,就轉到上次那個卡號。」
第四章 :學費風波
周末的家庭聚餐,氣氛看似如常。餐桌上擺滿了菜肴,但李婉秋感覺比以往更加沉默。公公張建國照例問了問張偉工作上的事,又關心了下張瑤回國後的安頓情況。婆婆則絮叨著家長里短。
飯吃得差不多時,婆婆王淑芬放下筷子,目光轉向李婉秋和張偉,語氣自然得像是在討論天氣:「婉秋,小偉,樂樂的學費,你們準備得怎麼樣了?明天就得去交了。」
張偉連忙點頭:「媽,準備好了,吃完飯我就給爸轉過去。」
「嗯,好。」公公滿意地點點頭,拿起茶杯喝了一口。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識地聚集到李婉秋身上,等待著她一如既往往的順從。然而,李婉秋卻緩緩放下了筷子,用餐巾擦了擦嘴角,抬起頭,目光平靜地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最後落在公公婆婆臉上。
她的聲音清晰而平穩,卻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千層浪:「爸,媽,這筆學費,我不會交。」
一瞬間,空氣仿佛凝固了。餐廳里安靜得能聽到窗外的蟬鳴。
公公張建國臉上的肌肉僵住了,拿著茶杯的手停頓在半空,難以置信地瞪著李婉秋。婆婆王淑芬張大了嘴巴,像是沒聽清。小姑子張瑤挑起了精心描繪的眉毛,露出詫異又帶著看好戲的神情。丈夫張偉則是一臉錯愕和驚慌,在桌下輕輕碰了碰李婉秋的腿,示意她別亂說。
「你……你說什麼?」公公終於反應過來,把茶杯重重地頓在桌子上,發出「砰」的一聲悶響,茶水濺了出來。他的臉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漲紅,胸脯開始劇烈起伏。
李婉秋毫無懼色地迎著他憤怒的目光,重複了一遍,語氣更加堅定:「我說,樂樂這學期的學費,我不會出。」
「李婉秋!」公公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碗碟叮噹亂響,他霍地站起來,指著李婉秋的鼻子,怒不可遏地咆哮道:「你瘋了!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樂樂的學費一直是你們承擔的,現在你說不交就不交?你想幹什麼!」
婆婆也反應過來,尖聲幫腔:「就是!婉秋,你這是什麼意思?這點錢對你們來說又不是負擔,怎麼能說不交就不交?你這當大伯母的怎麼能這麼自私!」
張瑤在一旁涼涼地開口:「嫂子,是不是最近手頭緊啊?要是困難就說嘛,一家人好商量。」這話聽起來像是解圍,實則充滿了奚落。
張偉急得額頭冒汗,使勁拉著李婉秋的胳膊:「婉秋!你胡說什麼呢!快跟爸媽道歉!學費的事我們回頭再說!」
李婉秋甩開張偉的手,站了起來。她比公公矮一個頭,但此刻她的氣場卻絲毫不弱。她看著暴怒的公公,看著指責的婆婆,看著幸災樂禍的小姑子,最後看了一眼焦急卻無能的丈夫。

五年來的委屈和隱忍,在這一刻化作了巨大的勇氣和冷靜。
面對公公的暴怒和全家的指責,她只是冷冷一笑,不慌不忙地拿出了手機。
「我瘋了?也許吧。被逼瘋的。」她解鎖螢幕,點開某個應用,然後將手機螢幕轉向眾人,「至於為什麼我不交這筆學費,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家的錢,不是大風刮來的,更不是用來供養一個根本不把我當家人的『家庭』的。」
手機螢幕上,赫然是她早已準備好的轉帳記錄截圖和一些聊天記錄摘要。那些數字和話語,像一把把利劍,直指問題的核心……
第五章 :曬出的真相
空氣再次凝固,但這一次,充滿了驚疑和不安。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婉秋的手機螢幕上。
那上面,首先是近幾年樂樂學費的轉帳記錄,一筆筆,清晰地顯示著從李婉秋和張偉的聯合帳戶,或者直接是從李婉秋的個人帳戶,轉入公公張建國帳戶的記錄,時間跨度從樂樂上小學到現在,總額已經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但這還不足以讓眾人啞口。真正具有衝擊力的是下面的內容:
一張張瑤朋友圈「團圓飯」截圖,配文「感謝家人的愛,回國第一頓團圓飯,溫暖!」被特意放大。
緊接著,是家庭群聊的截圖,時間就在宴會前一天。長長的受邀名單里,確實沒有「李婉秋」的名字。而當時群里熱烈的討論,以及李婉秋後來的沉默,形成了鮮明對比。
最後,是婆婆王淑芬發給李婉秋的語音轉換成的文字記錄:「婉秋啊,今天瑤瑤請客,你沒來真是可惜了!……大家都問你怎麼沒來呢,我說你工作忙。哎,對了,下個月樂樂開學,學費你記得準備好啊……」
這幾樣證據放在一起,構成了一條清晰而諷刺的邏輯鏈:你們全家聚會,唯獨將我排除在外,視我如無物;但當需要出錢的時候,卻又理直氣壯地第一個想起我,認為我的付出是天經地義。
公公張建國的臉由紅轉青,再由青轉白,指著李婉秋的手微微顫抖,嘴唇哆嗦著,卻一時說不出話來。他顯然沒料到李婉秋會來這一手,而且準備得如此充分。
婆婆王淑芬的臉色也變得煞白,眼神躲閃,不敢直視李婉秋手機上的證據,嘴裡兀自強辯:「這……這能說明什麼?瑤瑤請客是瑤瑤的事,學費是學費,兩碼事!你……你這是胡攪蠻纏!」
小姑子張瑤臉上的幸災樂禍早已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絲尷尬和惱怒。她大概沒想到,自己那條炫耀的朋友圈,竟然成了嫂子反擊的武器。她撇撇嘴,小聲嘀咕:「至於嗎,一頓飯的事,扯這麼多……」
最慌亂的是張偉。他看著手機上的證據,又看看面色鐵青的父母和一臉冷漠的妻子,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婉秋!你……你什麼時候截的圖?快收起來!一家人,有什麼話不能好好說,非要弄成這樣!」
「好好說?」李婉秋收回手機,目光銳利地看向張偉,聲音提高了八度,「張偉,我跟你好好說過多少次?我告訴你我被忽視,我覺得不受尊重,你哪次不是讓我忍一忍,說我想多了?現在,我不打算再『好好說』了,我要用事實說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