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婉秋從未想過,「一家人」這三個字竟能如此冰冷,如此具有排他性。當小姑子張瑤風光回國,大擺宴席的消息通過家庭群聊炸開時,那滿屏的「歡迎回家」和熱烈討論,像一根根無形的針,密密麻麻地扎在她的心上。
因為,那長長的受邀名單里,囊括了所有沾親帶故的人,唯獨漏掉了她這個明媒正娶進門的嫂子。這種刻意到近乎羞辱的忽視,讓李婉秋積壓數年的委屈瞬間決堤。
她知道,沉默換不來尊重,這次,她必須用一種他們無法忽視的方式,為自己討個說法。而時機,就在即將到來的開學季。
聲明資料:本文情節存在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第一章 冰封的宴席
夏末的黃昏,空氣依舊黏稠燥熱。李婉秋提著剛從超市採購回來的一大袋生活用品和零食,額頭沁出細密的汗珠。她用鑰匙打開公婆家那扇厚重的防盜門,一股混合著飯菜香和空調冷氣的熟悉味道撲面而來。
客廳里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公公張建國正戴著老花鏡,笑眯眯地看著手機螢幕。婆婆王淑芬和剛回國沒兩天的女兒張瑤緊挨著坐在沙發上,親熱地挽著手臂,不知在說著什麼體己話。李婉秋的丈夫張偉坐在側面的單人沙發上,低頭刷著新聞,偶爾抬頭附和著笑兩聲。
「爸,媽,我回來了。瑤瑤也在啊。」李婉秋換上拖鞋,儘量讓語氣聽起來自然。她把手裡的袋子放在玄關的柜子上,裡面有不少是張瑤小時候愛吃的零食,她特意買的。
「嗯。」公公頭也沒抬,鼻腔里發出一個短促的音節,算是回應。婆婆倒是轉過臉,笑容淡了些:「婉秋來啦,東西放廚房吧,待會兒我收拾。」
張瑤抬起描畫精緻的眼睛,掃了李婉秋一眼,嘴角扯出一個似笑非笑的弧度:「嫂子辛苦啦。」那聲「嫂子」叫得輕飄飄的,聽不出多少真誠。張偉這時才抬起頭,對李婉秋笑了笑:「買這麼多東西,重吧?快坐下歇歇。」
李婉秋心裡掠過一絲澀意,但很快被她壓了下去。這種區別對待,她早已習慣。自從五年前嫁給張偉,她在這個家似乎始終像個外人。公婆的注意力永遠在兒子和寶貝女兒身上,而她,更像是一個不需要太多情感投入的附屬品。
她默默地把東西拎進廚房,分類放好。客廳里的談笑聲清晰地傳進來,話題正圍繞著張瑤這次回國的見聞和未來的發展規劃。
「爸,媽,這次回來,我請了些親戚朋友,明晚在『錦江酒樓』聚一聚,算是給我接風洗塵,也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關心。」張瑤的聲音帶著一絲炫耀和嬌憨。
「好啊!應該的!我閨女就是懂事!」公公張建國立刻高聲贊同,語氣里滿是驕傲。
「都請了哪些人啊?」婆婆王淑芬關切地問。
「嗯……大伯一家,小姨一家,還有幾個堂兄弟表姐妹,對了,還有爸爸單位的劉叔叔和王阿姨,他們以前可照顧我了……」張瑤如數家珍地報著名字。
李婉秋在廚房裡聽著,心臟微微收緊。她豎起耳朵,期待能從那一長串名單里聽到自己的名字,或者至少,張偉能提一句「那婉秋呢?」。
然而,沒有。張偉只是笑著說:「陣仗不小啊,瑤瑤現在人脈真廣。」
名單報完了,客廳里繼續討論著菜單和座位安排,沒有任何人覺得遺漏了什麼。李婉秋感覺一股涼意從腳底升起,瞬間蔓延至全身。她靠在冰冷的流理台上,指甲無意識地掐進了掌心。
她不是計較一頓飯,而是這種被徹底無視、被排除在「家庭」之外的姿態。張瑤是知名海歸,而她只是普通公司職員,家境一般,難道就因為這樣,就連作為家庭成員最基本的資格都沒有了嗎?
晚飯時,氣氛依舊熱烈。張瑤成了絕對的主角,講述著國外的趣聞,公婆聽得津津有味,不時發出讚嘆。張偉也積極互動,唯獨李婉秋沉默地吃著飯,味同嚼蠟。
「婉秋,怎麼不說話?菜不合胃口?」婆婆似乎注意到了她的沉默,隨口問了一句。
「沒有,媽,挺好的。」李婉秋擠出一個笑容。
「嫂子是不是累了?今天工作忙吧?」張瑤看似體貼地問,眼神里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優越感。
「還好。」李婉秋簡短地回答,不想多言。
她看了一眼張偉,希望丈夫能察覺到自己的情緒,哪怕給一個安慰的眼神。但張偉的注意力完全在妹妹和父母身上,正附和著討論明天宴會上要帶什麼酒水。
這一刻,李婉秋清晰地感覺到,自己在這個家裡,是孤身一人。
第二章 :無聲的抗議
回到他們自己的小家,已是晚上十點多。城市的霓虹透過窗戶,在客廳地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李婉秋卸下強撐了一晚上的平靜,疲憊和委屈如潮水般湧上心頭。
「張偉,明天瑤瑤的宴會,你真的沒覺得有什麼問題嗎?」她最終還是沒忍住,開口問道。
張偉正脫著外套,聞言愣了一下:「問題?有什麼問題?瑤瑤請客,熱鬧熱鬧,挺好的啊。」
「邀請名單里,沒有我。」李婉秋的聲音很輕,卻帶著沉重的分量。
張偉轉過身,臉上帶著詫異:「怎麼可能?你是不是聽漏了?全家都請了,怎麼會單獨落下你?瑤瑤不是那種人。」
「我聽得清清楚楚,名單里沒有李婉秋這三個字。」李婉秋直視著丈夫的眼睛,「而且,在整個討論過程中,你沒有替我問一句。在你爸媽眼裡,我是不是根本不算你們張家的人?」
張偉皺了皺眉,顯得有些煩躁:「婉秋,你想多了。瑤瑤剛回來,事情多,可能一時疏忽了。再說了,都是一家人,計較這個幹嘛?說不定是覺得你工作忙,或者覺得你不太喜歡那種應酬場合。」

「疏忽?」李婉秋幾乎要笑出來,「疏忽到把八竿子打不著的遠親和工作夥伴都請了,唯獨『疏忽』了每天見面、住在同一個城市的嫂子?張偉,你信嗎?」
她走到張偉面前,聲音有些發抖:「我不是要爭這頓飯,我是要一個起碼的尊重!在你家人眼裡,我到底算什麼?每次去你家,我都像個透明人,忙前忙後的是我,被忽略無視的也是我。以前我忍了,但這次,太明顯了,太欺負人了!」
張偉嘆了口氣,伸手想攬住她,被李婉秋躲開了。他有些無奈地說:「婉秋,我知道你可能覺得受了委屈,但我爸媽就瑤瑤一個女兒,她好不容易回來一趟,大家多關注點也是正常的。你懂事點,別在這種小事上鑽牛角尖。明天我去了,就跟瑤瑤說一聲,肯定是她忘了。」
「小事?鑽牛角尖?」李婉秋的心徹底涼了。原來在丈夫眼裡,她的感受如此微不足道。她需要的不是事後彌補式的「說一聲」,而是一個事先就被考慮在內的、理所應當的位置。
「不必了。」李婉秋轉過身,背對著張偉,聲音恢復了平靜,卻帶著一種決絕的冷意,「既然人家沒請我,我就不去自討沒趣了。明天的宴會,你自己去吧。」
那一夜,李婉秋輾轉難眠。身旁丈夫的鼾聲更讓她覺得無比孤獨。淚水無聲地浸濕了枕頭,她想起嫁過來這五年里的點點滴滴:婆婆對她廚藝的挑剔,公公對她娘家事的漠不關心,小姑子若有若無的攀比和輕視,以及丈夫永遠的和稀泥態度。
她一直告訴自己,忍一忍就過去了,家和萬事興。但這一次,她不想再忍了。隱忍換來的不是尊重,而是變本加厲的忽視。
一個念頭,在她心中逐漸清晰、堅定起來。
第三章 :風暴前的平靜
第二天,李婉秋照常上班,仿佛什麼都沒發生過。只是她拒絕了張偉晚上一起回公婆家、再一起去酒樓的要求。
「我有點累,想早點休息。你們玩得開心。」她的語氣平靜無波。
張偉似乎有些愧疚,還想說什麼,但看李婉秋態度堅決,只好作罷:「那……好吧,我儘量早點回來。」
下班後,李婉秋一個人回到冷冷清清的家。她沒有開燈,坐在黑暗中,聽著窗外隱約傳來的城市喧囂。手機螢幕偶爾亮起,是家庭群里不斷更新的宴會現場照片和視頻。
照片上,公婆笑容滿面,張瑤意氣風發,張偉和親友們推杯換盞,氣氛看起來熱烈而融洽。每一張笑臉,每一句祝福,都像是對她這個「局外人」的無情嘲諷。她默默地看著,沒有點贊,也沒有評論,心一點點沉入谷底。
她點開張瑤的朋友圈,看到了九宮格照片和配文:「感謝家人的愛,回國第一頓團圓飯,溫暖!」 團圓飯?李婉秋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原來,沒有她的團圓,才是他們心目中的真正團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