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剛辦完再婚登記,喜氣洋洋地挽著繼父的手回家。
然而,還沒等那份喜悅散去,繼父就在餐桌上輕描淡寫地拋出了一個要求:「小茹啊,我那孫女在老家上學不方便,你看能不能把她的戶口遷到你媽這邊來?咱們都是一家人,以後也方便照顧。」

我表面平靜,心裡卻掀起了驚濤駭浪。
那個夜晚,我沒有爭辯,只是連夜行動,將父親留下的那間商鋪,悄無聲息地過戶到了我兒子名下。
01
母親再婚,對我來說,是件喜憂參半的事。
喜的是,她終於從父親離世的陰影中走了出來,尋得了新的伴侶;憂的是,這位名叫陳志國的繼父,總讓我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戒備。
父親去世五年,母親一直守著那間不大不小的服裝店,把我拉扯大,又幫我帶大了兒子廷廷。
日子清苦,但也平靜。
直到去年,母親在公園跳廣場舞時認識了陳志國。
陳志國是個退休工人,喪偶多年,據他自己說,兒女都已成家立業,他沒什麼負擔,只想找個伴兒安度晚年。
母親一開始是拒絕的。
她對父親的感情很深,總覺得再找就是對父親的背叛。
可陳志國嘴甜,會來事兒,每天風雨無阻地接送母親去跳舞,給她送花,偶爾還親自下廚做些小點心。
他不像父親那樣沉默寡言,總能把母親逗得哈哈大笑。
漸漸地,母親的心防被一點點瓦解。
我勸過母親,讓她多觀察一段時間。
畢竟我們家雖然算不上大富大貴,但也衣食無憂,有兩套房產,一間是自住的,另一間是父親生前經營的商鋪,現在出租出去,每月租金收入不菲。
我擔心母親被感情沖昏頭腦,將來吃虧。
「小茹,你別把人想得那麼壞。」母親總是這樣說,「陳大哥人很好的,對我也真心實意。他兒女都有自己的家,他一個人也挺孤單的。」
我拗不過母親,她畢竟是成年人,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
看著她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我心裡的擔憂也漸漸被那份希望沖淡了幾分。
或許,是我多慮了吧。
登記那天,母親特意穿了件大紅色的連衣裙,氣色好得驚人。
陳志國也穿著一套簇新的西裝,頭髮梳得一絲不苟,看起來精神矍鑠。
他們手挽手從民政局出來,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我帶著廷廷去接他們,也真心為母親感到高興。
晚上,我們一家人——現在是新的一家人了——在家裡吃晚飯。
母親特意做了幾個陳志國愛吃的菜,氣氛很是融洽。
陳志國舉杯,笑容滿面地對我說:「小茹啊,以後咱們就是一家人了。你媽能找到我,我也算是有福氣了。你放心,我一定會好好照顧你媽,把她當成我的掌中寶。」
我端起杯子,客氣地回應:「陳叔叔您客氣了,只要我媽幸福就好。」
廷廷坐在我旁邊,好奇地看著這個新來的「爺爺」。
陳志國還特意給廷廷夾了一塊他最喜歡吃的紅燒肉,廷廷禮貌地說了聲「謝謝爺爺」。
一切看起來都那麼美好,仿佛電影里的幸福結局。
然而,就在飯吃到一半,大家正聊得興起時,陳志國突然話鋒一轉。
他放下筷子,擦了擦嘴,清了清嗓子,看向我。
「小茹啊,有件事,我想跟你商量一下。」他的語氣很溫和,臉上還帶著笑,但不知為何,我心裡卻咯噔了一下。
「您說。」我放下筷子,直覺告訴我,這不會是什麼好事。
母親也看向陳志國,臉上帶著一絲疑惑,顯然她也不知道陳志國要說什麼。
陳志國笑了笑,說:「是這樣的,我那孫女小玲,今年上小學了。她爸媽都在外地打工,老家那邊教學質量一般,我尋思著,咱們這邊教育資源好,不如就把小玲的戶口遷過來,讓她在這邊上學,也方便我照顧。」
我一下子愣住了。
遷戶口?
遷到哪兒?
遷到我們家來?
02
我努力保持著臉上的平靜,心裡卻已經警鈴大作。
陳志國口中的「我們這邊」,指的自然是我和母親共同居住的這套房子,也是我父親生前留下的房產之一。
雖然這房子是母親的名義,但我和廷廷也一直住在這裡。
「陳叔叔,您說的『遷過來』,具體是指?」我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不帶情緒,只是單純地尋求 clarification。
母親似乎也沒想到陳志國會提出這樣的要求,她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陳志國,臉上露出一絲為難。
陳志國見我沒有立刻答應,笑容微微收斂,但很快又恢復了那副和藹的樣子。
「哦,就是遷到你媽名下的房子裡。你媽現在是我的合法妻子,她的房子,自然也就是咱們的家。小玲是我的親孫女,跟咱們也算一家人,遷過來讀書方便,你說是吧?」
他這話說得滴水不漏,將「一家人」的概念無限擴大,試圖把他的孫女也囊括進來。
我心裡冷笑,這算盤打得可真響。
戶口遷進來,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將來如果這房子要拆遷,小玲就能分到一份補償;意味著如果這房子要賣掉,小玲也有了份額。
更何況,戶口一旦遷入,再想遷出去就難了。
我深吸一口氣,剛想開口,母親卻搶先一步說話了。
她大概是覺得氣氛有些尷尬,試圖打圓場。
「老陳啊,這事兒……是不是有點太突然了?小玲平時都跟著她爸媽的,突然遷到咱們這兒來,她爸媽能同意嗎?」母親的語氣裡帶著明顯的遲疑。
陳志國擺了擺手,示意母親不必擔心。
「你放心,小玲爸媽那邊我已經說通了。他們也覺得這邊的教育好,對孩子未來有幫助。他們都忙著工作,照顧孩子也顧不上,我這個當爺爺的,總得替孩子考慮考慮。」
他這話說得冠冕堂皇,一副為孩子著想的慈愛爺爺模樣。
可我卻聽出了其中的貓膩。
如果真的只是為了孩子,完全可以租個學區房,或者想其他辦法。
直接要求遷戶口,這背後恐怕不是單純的「方便照顧」那麼簡單。
我看向母親,母親的眼神有些躲閃。
我知道,她內心是想幫陳志國的,畢竟她已經嫁給了他,成了夫妻,丈夫的孫女,她自然也想盡一份心力。
但同時,她也清楚這套房子對我和廷廷的重要性。
這房子,是父親留下的念想,也是我們母子倆未來的保障。
「陳叔叔,戶口遷移不是小事。」我語氣平靜,儘量不激化矛盾,「這涉及到很多法律上的問題。而且,廷廷以後也要在這邊上學,如果再遷入一個戶口,可能會影響到廷廷的學區名額。」
我搬出廷廷,希望陳志國能有所顧忌。
廷廷是我的軟肋,也是我的盔甲。
陳志國臉上的笑容終於徹底消失了。
他看了一眼廷廷,又看了一眼我,眼神里閃過一絲不悅。
「小茹,你這話就見外了。咱們都是一家人,哪有什麼影響不影響的?再說,你這孩子也還沒到上學的年齡,早著呢。小玲現在急著上學。」
「廷廷已經五歲了,明年就上小學。」我糾正道。
「五歲?」陳志國明顯有些意外,他可能以為廷廷還小,離上學還有好幾年。
他的計劃或許比我想像的要倉促。
母親見狀,連忙打圓場:「哎呀,這事兒咱們以後再商量吧。今天剛登記完,都是大喜的日子,別說這些不開心的事情了。來來來,多吃點菜。」
陳志國雖然沒有再說什麼,但他看向我的眼神里,已經多了一絲審視和不滿。
我心裡清楚,這場無聲的較量,才剛剛開始。
送走陳志國後,母親明顯有些不高興。
她坐在沙發上,嘆了口氣。
「小茹,你是不是對陳大哥有什麼意見啊?」母親小心翼翼地問我。
我走到母親身邊坐下,握住她的手。
「媽,我不是對陳叔叔有意見。我只是覺得,有些事情咱們得考慮清楚。這套房子是爸留下的,也是我們唯一的住處。遷戶口不是小事,一旦遷進來了,以後再想遷出去就難了。如果將來有什麼變故,會很麻煩。」
母親沉默了。
她當然知道這房子的重要性。
當初父親去世,留下了兩套房產和一間商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