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在2025年8月13日深夜,敲下了「真的助農,也要註銷的,拜拜」的文字,宣布與自己擁有3119萬粉絲的社交帝國告別。
這場近乎「社交自殺」的決裂,並非一時衝動的「瘋批」之舉,而是被壓榨的趙露思,在所有溝通渠道都已失效後,發出的最無聲也最響亮的吶喊。
幸運的是,在她最低谷的時期,她停工前拍攝的作品《許我耀眼》意外爆火,精湛的演技向市場證明了她的不可替代。
再加上粉絲們不離不棄的守護,最終讓她覓得一絲生機,得以在2025年底宣布成立個人工作室,艱難地完成了「重生」。
她的成功逃離,是個體的勝利,卻也以最殘酷的方式,反證了公司對她壓榨的失敗。
說到底,霍汶希的爆料之所以如此震撼,是因為她讓人看到了不一樣的模式。

它讓我們明白,不是趙露思不夠好,要求太多,而是英皇這樣的公司,在當下的環境中實在太過稀有。
英皇將藝人視為需要悉心灌溉,共同成長的家人與核心資產;
而趙露思的遭遇,則揭露了內娛普遍存在的「短期變現主義」。
藝人在這種邏輯下,不過是可以隨時榨乾價值、肆意損耗、並最終被拋棄的「產品」。
趙露思的處境之慘,其真正的悲劇性不在於她個人的不幸。
而在於她的經歷,是無數被困在不平等合約與非人化管理中的藝人們的縮影。
所以,「以人為本,用真心換真心」的公司,才是這個被資本裹挾、日益浮躁的內娛行業,最應學習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