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說,不論男女,結婚成家之後,夫妻關係在所有的情感關係中,是排在第一位的。
而且夫妻之間,也要彼此真誠,勁往一處使。
只有兩個人同心協力,共同經營夫妻感情,婚姻才能天長地久。

我不覺得這個邏輯有問題,但起碼應該有個前提,不要坑身邊的人,尤其是坑父母。
換一句話來說,就是不能為了自己的新家庭,為了配偶和孩子,去坑原生家庭。
我兒子就想坑我,但我沒給他機會。
以前總有人說,生兒生女,自然是生兒子好。
因為兒子以後長大了,是結婚娶兒媳婦,家裡多了一個人賺錢,承擔壓力。
但女兒嫁出去了,時間和精力都在婆家,沒有心思管娘家了。
可我卻覺得,還是生女兒好。
因為我的兒子,一門心思幫著自己老婆娘家,坑親生父母。
兒子在飯桌上提出,讓我每個月給親家母3000元,是在我退休半年之後。
也就是說,是在知道我退休金有5000元之後。
兒子提出這件事情的時候,語氣平常,就像是談論今天的天氣一樣。
總之,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愣是讓他弄成了理直氣壯。
展開剩餘 79 % 當時我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
兒媳婦已經提前吃過飯了,正在哄孩子。
大家別誤會哈,我就是因為要吃飯,兒媳婦才從我手裡抱走孩子的。
兒媳婦見我沒反應,抱著孩子跟著我走到廚房,說:「我媽沒有退休金,耽誤她時間,給她錢不應該嗎?」

我還是沒說話,開始洗碗。
兒媳婦覺得無趣,或者覺得我兒子肯定會搞定我。
於是也沒有繼續多說什麼,把孩子放在嬰兒車裡,推到我旁邊,就進了臥室。
我是當天晚上收拾衣服離開的,兒子和兒媳婦抱著孩子出去遛彎,親家母這幾天正好沒在。
我還在路上,就接到了兒子的電話,語氣很不好,質問我不告而別是什麼意思。
我笑了,說:「我在茶几上留了紙條,不算不告而別。
而且你應該識字,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說完我就掛斷了,順帶關了機。
這個兒媳婦,其實我從一開始就不滿意。
明明也是普通人家的閨女,但搞得自己嬌滴滴,什麼家務活都不願意干。
不僅不孝順長輩,還不心疼自己老公。
哦,確切一點來說,是不孝順婆家的長輩,而不是自己的父母。
我心中有滿意的兒媳婦人選,老同事陳姐的閨女。
人家長相清秀,賢惠懂事,孝順長輩。
但我兒子非說相親認識,都不純粹,還嫌棄學歷不般配。
我很無語,過日子難道是看學歷,而不是看人品?

他自己找的媳婦,確實學歷般配,兩個人大學同學。
但適合過日子嗎?
人品好嗎?
談婚論嫁,就打著要看男方的誠意和態度,獅子大開口。
全款的婚房,12萬彩禮,婚禮的檔次還不能低。
還說沒要求房子加名字,已經很善良了。
我當時就氣笑了,有心不同意這門婚事,但兒子沒出息,堅持要娶,我只能勉強接受。
結果婚禮過後,一毛錢彩禮沒有帶回來,嫁妝就是幾床被子。
說好的彩禮只是看一下態度,以後會帶回來的呢?
但畢竟已經結婚了,我雖然心中有疙瘩,卻也沒有多說什麼。
婚後2年,我孫女出生了。
一開始說好了我來照顧她坐月子,臨了卻說已經找好了月子中心。
自己花錢,我也就不說什麼了,結果兒子伸手問我要錢。
說我是孩子的奶奶,這筆錢應該給。
看在女人懷孕生子不容易的情分上,又想著不要因為錢的事情,產生婆媳矛盾。
於是這筆錢,我和老公商量之後,給了。
但搞笑的事情是啥?
錢,我給了,月子中心,兒媳婦去了。

結果在親朋好友中,我聽到的卻是兒媳婦說我這個婆婆,不願意照顧她坐月子。
為了孩子,我再次忍下了這口氣。
誰能想到,兒媳婦和她的娘家人,居然蹬鼻子上臉了。
出了產假之後,兒媳婦要求我過來帶孩子,我答應了。
結果到了家裡發現親家母也在,當時兒媳婦說讓我一個人帶孩子,怕我辛苦。
是我天真了,當時還覺得兒媳婦居然還能體諒婆婆,屬實不容易。
結果沒幾天我就知道,自己想多了。
因為親家母啥也不管,她心腸硬,眼裡也沒有活。
任憑孩子哭到憋氣,家裡一塌糊塗,她都能坐在客廳一動不動。
所以,我不僅要帶孩子,做家務,還要多照顧一個人。
我和老公抱怨,老公勸我為了兒子的家庭和睦,這幾年先隱忍一下。
我覺得有道理,確實又忍了下來。
估計是我一直都在妥協、退讓,兒媳婦覺得自己提出來的要求,不管開頭我的臉色有多難看,但到頭來我還是答應了。
於是,她得寸進尺了,讓我照顧親家母就算了,還想讓我花錢,請親家母享受生活。

兒子後來和我說,因為孫女是我家的血脈,是我家的孩子,所以我出錢理所應當。
我徹底無語了,我其實不在乎孫女跟誰姓,我對這些無所謂。
我寒心,是因為我本以為這是兒媳婦的主意,兒子是勉強提出來的。
但兒子如此一本正經,讓我意識到,兒子也這麼想。
他難道不知道退休金是我和他爸爸的退路嗎?
以前為了多存一點錢,我老公是沒有交養老保險的。
我終於明白了,這人啊,即使在親人面前,也不能過於隱忍。
你要是遇上不懂得感恩的人,你一退再退,對方就會蹬鼻子上臉。
我的兒子,給我上了一課。
兒子還拿養老說事,我不置可否。
這樣的兒子和兒媳婦,這樣的言行,我怎麼可能還指望養老靠他們。
我和我老公,當然只能指望自己了。
至於誰來帶孩子,之後兒子的婚姻和家庭,會不會出現問題,我都不管了。
所以我離開的時候,留下了紙條。
我說兒子,以後我不管你了,也不指望你養老。
同樣,你也不用管我,不要指望我的幫襯。
你們說,我的選擇對嗎?--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