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他感到驕傲,同時也為這個家庭的分裂感到悲傷。
接下來的幾周,我們與周建業斷絕了聯繫。
婆婆偶爾會打電話,試圖調解,但周建業態度堅決。
然後,一個意外事件改變了一切。
周建業突發心臟病,被緊急送醫。
我們趕到醫院時,他剛從手術室出來,情況穩定但脆弱。
看著那個曾經強勢的男人如今躺在病床上,依賴著醫療器械維持生命,我感到一陣複雜的情緒。
婆婆紅著眼睛告訴我們,周建業最近壓力很大,可能與他最疼愛的兒子斷絕關係有關。
那天晚上,周磊留在醫院守夜。
我回家休息,但整夜難眠。
第二天一早,我返回醫院。
周磊在走廊里等我,看起來精疲力盡。
「爸爸想見你。」他說。
我愣住了:「什麼?」
「他今早醒來後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想見曉雯』。」
我猶豫了,不確定這是否是另一場衝突的開始。
但看著周磊疲憊而期待的眼神,我點了點頭。
我走進病房,周建業躺在病床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脆弱。
他示意我坐下。
「曉雯,」他的聲音虛弱但清晰,「我一直想告訴你一件事。」
我等待著,心情緊張。
「對不起。」他說,聲音哽咽,「我錯了。」
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不應該強迫你喝酒,更不應該動手打你。」他繼續說,眼中含著淚水,「這次生病讓我想通了很多事...生命太短暫,不應該浪費在固執和憤怒上。」
他停頓了一下,喘了口氣:「周磊告訴我,如果我不道歉,我可能會失去兒子,還有可能成為我孫子的祖父。我意識到我不願意那樣。」
我握住他的手:「我接受你的道歉,爸爸。」
他微微點頭,閉上眼睛,似乎放下了沉重的負擔。
離開病房時,我感到肩上的重擔也減輕了。
結局
周建業的康復過程漫長但穩定。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次健康危機成了我們關係的轉折點。
他變得柔和,開始尊重我的界限,甚至偶爾會詢問我的意見。
周磊和我繼續建設我們的婚姻,但現在有了更堅固的基礎——相互尊重和支持。
婆婆似乎也更快樂,家庭氛圍不再那麼緊張。
幾個月後,我們全家一起吃飯,這次是在一家餐廳,以避免任何人在廚房勞累。
當服務員問是否需要酒水時,周建業直接說:「不用,我們都不喝酒。」
他對我微微一笑,那是理解和尊重的微笑。
回望那段黑暗時光,我意識到每一段關係都會經歷考驗。
真正的力量不在於避免衝突,而在於從中學習、成長,並找到前進的道路。
那一耳光教會我捍衛自己的尊嚴。
而我的反擊則開啟了一場必要的變革。
如今,周家餐桌上再也沒有強迫和服從。
只有相互理解和尊重。
而這,才是家人共處應有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