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區1:殺球不好怪拍子

解析:打球時殺球不流暢或者高遠球給不到位就說球拍不適合自己。其實每款球拍的設計都有一定的特點和側重點,但不至於實際效果這麼明顯,如果真的特別彆扭,先思考是不是自己技術動作有問題吧。
誤區2:步法過於強調理論
解析:步法這東西,身高不一樣,步幅不一樣,柔韌不一樣,都會不一樣,教練教給你的是大部分人能夠適應的最科學合理的步伐,但是自己需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和習慣相應的做出調整才好。
誤區3:盲目追求手腕發力

解析:發力動作永遠是先大後小,不要一開始就追求手腕和手指的發力,如果你做不到條件反射一樣的側身架拍蹬地發力,不必去練手腕手指發力,那隻會讓你受傷。
誤區4:未學走先學爬
解析:有時候平時打球會發現有球友喜歡玩一些特別花式的假動作,其實最有效的假動作不是你對著視訊練出來的「絕活兒」,而是基本動作的一致性,花式羽毛球只適合自己玩玩,真要打比賽,動作的一致性比什麼都重要。
誤區5:打球不引拍
解析:每次講解揮拍動作要領的時候,我們都會強調,引拍!引拍!引拍!但是發現,還是有很多球友根本沒有這個動作習慣,俗話說弓不拉不能射箭,拍不引不能發力。球友們自己理解理解。
誤區6:盲目追求雙腳起跳殺球

解析:這樣的球友大家身邊應該都有吧,雙腳起跳殺球,看著很暴力的樣子,但是出球卻是沒什麼威脅性。我們要告訴大家的是,如果你站在原地殺球都沒啥威脅,那麼你「跳著殺」更沒啥威脅。跳殺對於羽毛球的落點判斷、腹肌、空中的協調性等等各方面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你原地殺球都不具備威脅性的話,那麼你更加不可能騰空殺出一個好球。
誤區7:擊球拍面不正

解析:有很多球友總是說,殺球沒有力道或者說高遠球給不到指定的位置,其實60%的人都有30%以上的力道被擊球瞬間拍面的不正消耗掉了,擊球瞬間拍面都不正的話,球會在拍線上有一定的滑動,出球的力也不能完全傳導到羽毛球上,導致出球沒力。所以如果你出球不是特別舒服的話,嘗試看是不是拍面不正的問題。
誤區8:步法總是一成不變
解析:在平時練步法的時候,教練總是強調最後一步要大要穩,但是一到打球,大家卻沒有這種習慣,在打遠距離的球時,步法移動永遠是前幾步小,最後一步要大,一定要跨出去站穩,再擊球。
誤區9:仰著身體打球
解析:發現有些高遠球或者殺球,球友們因為步伐不到位的原因,總是會存在身體後仰擊球的習慣,又或者他們只是單純覺得這樣子比較「帥」,但是你並沒有專業運動員的訓練和身體素質,所以當你仰著身體在擊球時,不是專業運動員的「跳殺反弓」,而是把可以主動對待的球打成了被動。
誤區10:球路太死板
解析:很多球友因為平時不怎麼打比賽,所以自己的球路過於死板沒有變化,很容易被對手抓。其實球友們可以試試這樣,主動的時候多嘗試直線進攻,因為線路夠短,便於你持續壓制;而被動的時候要盡量多打斜線,因為可以破壞對手的啟動和連續進攻節奏,給自己緩一緩。
誤區11:打球態度不端正

解析:說到這個,總有一些球友在打球的時候看不起對手的水平,所以出球懶懶散散,整個一種很敷衍的態度。其實我想說,你可以放鬆,但這不是一種打球的態度,也不是一種心理意志,而是真正熟能生巧的技術功底,德為先。
誤區12:因為我力氣太小
解析:這個就是一些女球友經常說的話了,總是覺得自己出球無力是因為自己力氣太小的原因,那我想說,你看隔壁7歲的小朋友就可以輕鬆打高遠球到底線,所以這不是你的藉口,想想自己的動作是不是沒有做到位吧,不要為自己「力量不足」而發愁。
誤區13:揮拍練習不重視
解析:有時候為了規范動作,教練往往會讓大家多揮拍練習,不少球友覺得差不多就行了,反正自己記得正確動作是怎樣的;但其實人的肌肉記憶和大腦記憶完全是兩碼事,肌肉記憶只有通過足夠次數的訓練才能夠做到,所以就算你揮拍能夠保持規范的動作,但是到球場上就沒有了肌肉記憶,往往動作也會隨之變形,所以還是要多揮拍。
誤區14:認為高手都是天賦好

解析:每個球友身邊都有一些業餘大神,他們練球時間比你短,打球時間還沒你多,但是打的還比你好,所以你往往會覺得一定是他們天賦比較好;但是你不知道的是,很多業餘高手不是跟教練認真練過球,就是身邊有很強的高手悉心指點外加自己練習不止,天賦固然重要,但是勤奮更加重要。沒有那麼多不需要付出就成功的天才,也沒有那麼多不需要指點就自悟絕頂神功的聰明人
誤區15:我可以輕鬆贏下比我差的人

解析:羽毛球是一種競技運動,你能力再強,如果不去觀察對手,不去尋找對手的漏洞和弱點,都可能輸給遠不如你能力強的對手;有時候自己的基本功不夠紮實,往往會存在很多漏洞,被對手抓住的話,你就會很難受,跟水平無關。
誤區16:雙打我打的舒服就行了
解析:雙打什麼是配合?除了那些被說爛了固定的套路之外,最關鍵的一點是你要永遠記得你有個同伴,你出的每個球都要努力讓同伴接球時能舒服一點,再舒服一點,這就是配合。如果你的出球永遠不考慮同伴的下一拍的話,那麼你也很難贏下這一拍球。
誤區17:高手都是高磅

解析:你需要明白的是,一個比你高一檔的對手,無論拉18磅的線還是拉30磅的線,都虐你沒商量;羽線的高磅和低磅跟水平是無關的,只跟個人的打球風格和手感習慣有關,並不是你拉了高磅數的線就能打出高質量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