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發現一種「新魚類」,有冰魚之稱,氣溫超過5度就可能死亡

2022-06-11     之之之     反饋

南極作為一片受人類活動影響較小的海域,其中生活著許多奇怪的生物,有些甚至連科學家都從未見過。因此,科學家每去南極考察一次,總會有一些「新發現」。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163/21637391.avif

南極科考隊

這是科學家在南極考察的過程中,發現的一種「新魚類」,有著冰魚之稱。它的身體狀況確實和外形一樣看起來非常的脆弱,畢竟氣溫達到5度以上,對它來說都是致命的。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163/21637392.avif

科學家發現的新魚類

神奇的「冰魚」

由於南極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環境,生活在這裡的魚類都需要有絕活,這絕活就是「耐凍」。在選擇進化這一特性的時候,它們往往會變得十分與眾不同,不管是在外形上,還是生活習性方面。

在南極之行當中,人們發現了不少新鮮的東西,其中就有一種從未見過的「魚類」。從圖片上來看,這種魚的個頭並不大,並且長相有些怪異,其魚鰭和身體上還有一些奇怪的花紋。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163/21637393.avif

身上有奇怪的花紋

科學家安德魯斯圖爾特表示,「現在我不知道這是什麼物種,鰭上的彩色圖案我以前從未見過。」

經過查閱資料,科學家確定沒有在其他的海域當中見過它,認為其誕生於南極海域。當時大家不知道給它取一個什麼樣的名字更合適,所以就稱其為「冰魚」。畢竟它確實是生活在冰冷的南極海域,而且這傢伙還特別的「怕熱」。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163/21637394.avif

「十分怕熱,要冷鮮保存」

根據觀察,當氣溫超過5度以上的時候,冰魚可能就會死亡了。可見,如果人們想把它從南極帶往其他的地方,那麼一定要在這個過程中確定水族箱當中的「溫度」,避免到家時,冰魚已經因為高溫變成「死魚」了。

讓人擔憂的是,這些年全球變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南北兩極的氣溫都在瘋狂飆升。等到氣溫上升至一定限值時,很難說這種「嬌氣怕熱」的冰魚,還能不能繼續生存下去。恐怕到時候它與人類再度相遇時,就是以死作別了。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163/21637395.avif

升溫導致冰川消融

科學家在這之後應該會將其劃分至南極冰魚屬當中。南極冰魚屬當中的生物雖然長相各異,但是卻都生活在南極海域中。其中有一種叫做「鱷冰魚」的,比以上發現的這種新魚類長相還要怪異,就像是玻璃做的一樣,看起來晶瑩剔透。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163/21637396.avif

鱷冰魚

透明的「鱷冰魚」

鱷冰魚的身體呈長錐形,其頭部和身體形態看上去與「鱷魚」十分相似,所以才在名字前被冠以了這個前綴。這種魚與其他動物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其血液當中的血紅蛋白數量比其他南極冰魚少1到2個數量級,這就導致它除了心臟是紅色的,其他部分均是透明的。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163/21637397.avif

外形奇特的鱷冰魚

因此,當人們初次見到這種魚的時候往往會驚訝於它們的外形。當然,由於缺少血紅蛋白的原因,鱷冰魚的血液粘稠性和輸氧能力十分的弱。為了彌補這一點,這傢伙選擇將自己的心臟變得更加強壯,不僅心臟相比其他魚更大,血管也更粗

此外,鱷冰魚的皮膚上並沒有附著鱗片,這就使得它的皮膚可以輔助自己呼吸,使其獲得更多的氧氣。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163/21637398.avif

當然,除了鱷冰魚特殊的外形使得科學家非常感興趣之外,大家還想通過它找到冰魚不怕「冷」的原因。雖然大部分的冰魚並不像咱們上文中提到的那種一樣嬌弱,但是它們卻個個都很耐凍。

冰魚為什麼這麼的「耐凍」

為了找到冰魚是如何在南極海洋當中順利生活的原因,人們以鱷冰魚為例進行了探究。研究發現這種生物的身體當中有著特定的「脂質」與冷適應能力息息相關,簡單來說,冰魚的脂肪當中有著抗寒性極高的指示性脂肪酸。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163/21637399.avif

抗凍的冰魚

再者,冰魚的血液也非常特殊。在我們看來,液體到了0℃以下時就會面臨結冰的問題,並且許多溫帶魚類的血液冰點為零下0.8℃。而冰魚的血液當中有一種糖蛋白質,這種成分能夠幫助其提高血液的凝固點。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163/21637400.avif

魚類抗凍蛋白作用原理

不得不說,這還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魚」,進入南極水域之後自動變成「冷鮮魚」的溫帶魚類恐怕也沒想到,大家同樣都是魚,這種魚竟然會進化出如此變態的特性。

這大概就是自然界的神奇之處吧,動物們在不同的生存環境當中,總是會掌握一些「特技」來保證自己的生存。有些停滯不前的,就慢慢被淘汰了,最終成為了「化石」。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163/21637401.avif

魚類化石

值得一提的是,鱷冰魚可是南極魚亞目當中最重要的底棲性魚類。大部分棲息在寒冷的南大洋大陸架和陸坡水域,是生態系統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們日常除了以鯨魚最愛的南極磷蝦為主食以外,偶爾也會吃「自己人」,比如頭帶冰魚就會捕食裘氏鱷頭冰魚。

一般來說,這種魚類的鼻子非常寬,呈現出匙形,而且下頜骨是缺失的,這就導致它們的嘴巴沒辦法有效地張合。所以往往很多時候,只能依靠海水的流動將食物送入口中,在這種情況下它們會採取「濾食性」策略。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