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在民間寓意福壽綿長,而明日九月三十敬老月的最後一天,這個時節天氣轉冷,吃上一碗熱騰騰的熱湯麵,不僅暖身暖胃,也有為家中老人祈福安康的好寓意。
二,豆腐

「青菜豆腐保平安」,明日來到農曆九月三十,這個時候正是大家準備寒衣節祭祀的時候,而豆腐是民間祭祀中少不了的供品,因為其有「清白」和「都有福」的寓意。
民間在祭祀前一天為了表示虔誠,一般都會吃些素食,而這豆腐不僅營養美味,還有接受福報和保平安的寓意,所以明日九月三十別忘了吃點豆腐應應景。
農曆九月三十日,不僅是「晦日」,而且還是「吉日」,那麼這天有啥怕的?下面來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怕遠行
農曆九月三十已經進入冬天了,從時節上來看,處於立冬到小雪節氣之前。
此時,寒潮和冷空氣頻繁南下,天氣寒冷,北方部分地區已經出現降雪了。
所以,寒冷的冬天不適合遠行,尤其是九月晦日這天晚上,月亮隱沒,天色昏暗,視線不好,更不適合遠行,容易出現危險。
另外,在古代時可沒有我們現在交通這麼方便,出一趟遠門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會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並且,古時候的治安也不好,容易遭遇各種不必要的麻煩,如迷路、遇到野獸或匪徒等。
因此,古人從安全角度考慮,提醒人們遠行要考慮全面,選擇合適的時機出門,尤其是要避免晦日晚上出門遠行,以確保旅途的平安順利。

二、怕嫁娶
結婚這種大事,通常會被人們重視的,一般都會選擇一個雙方都認同的吉利日子來舉行婚禮活動。
但是,人們又比較好諧音梗和忌諱寓意不好的字。而晦」字有晦氣之意,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象徵著不吉利、不順遂。
所以,人們在結婚這種喜慶的事上會有意避免選擇晦日這天舉行儀式活動。畢竟,人們都希望長長久久、幸福美滿,這是人之常情,與其它說法無關。
實際上,現在年輕人不在乎這些,但這種大事往往需要雙方父母操持,他們老輩人是比較重視這方面考慮的。

三、怕晴天
我國古代時也沒有我們現在這麼科學的天氣預報系統,判斷天氣走勢是一件非常難的事,不能夠做到精準。但是,他們通常長時間的觀察和記錄,發現氣候也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
例如,他們發現,冬至後,氣候將呈現出一個明顯的變化規律,而且每年的到來時間都差不多。就像《數九歌》中說的那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因此,古人就形成一種經驗之談(農諺)來判斷天氣走勢,指導農事生產。
農曆九月三十(晦日),古人也總結出了很多農諺。如「九月三十日頭笑,旱到明年麥子老」、「九月三十晴,冬干春旱苗難青」、「九月三十晴,柴炭堆滿城」、「九月三十雨,灶膛無星火」、「九月晦日晴一天,暖到冬至冷到年」、「九月晦日雨淋淋,冬天大雪三尺深」等一些農諺。
大意是說,如果農曆九月三十當天是個晴天的話,那麼預示著當年冬天可能是個暖冬。反之,如果陰天下雨,則可能預示著是個冷冬。

暖冬是古人不希望看到了,往往預示著來年可能病蟲害高發、春旱,以及可能出現倒春寒的天氣,對農業生產不利。因此,有了「九月三十怕晴天」的講法。
總結,明日是九月的最後一天,老人說「九月怕三十」,這些習俗和經驗都是我們老祖宗的智慧結晶,雖然時過境遷不是很準確了,但我們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別給弄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