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耀先解放後仍在隱忍立功,直到1979年才獲得一個普通公民身份而非黨員身份。
這個用一生恪守黨員準則卻終生不得光明的形象,是對無數「斷線風箏」最沉痛的致敬。

正如劇中那棵胡楊樹的隱喻,在零上四十度到零下四十度的極端環境中野蠻生長,把根繫緊緊抓進泥土,這就是最無怨無悔的風箏們。
《北平無戰事》豆瓣評分8.9,比《風箏》略高0.1分。
演員陣容上,能看到《大明王朝1566》里的熟面孔。
陳寶國、倪大紅、王慶祥、王勁松……再加上編劇劉和平,基本上就奠定了這部史詩大劇的品質。

爭議主要集中在劉燁身上。
劉燁以往演技不錯,但和一對老戲骨飆戲,多少顯得有些不夠看。

本劇的故事,主要聚焦在北平。
講述了1948年到1949年間,北平和平解放前,短短几個月時間,國民黨政府潰敗的全過程。
表面上看,是一部年代官場劇,眾多國民政府高層牽涉其中。
但暗線則是一部諜戰劇,故事環環相扣,險象環生。

不過格局太大,導致整部劇在後期很拖沓,開局如美劇般刺激,結尾略為鬆弛。
矛盾層層堆疊,看到最後只剩下幾個小水花,讓人不免有意興闌珊之感。
以上,最近十年,好看的諜戰劇太多太多,皮哥就不一一詳述了。
諜戰,不僅僅是一種類型劇目,更寄託著我們早期對主旋律的青睞,對那些無名先輩的無上景仰。
希望《隱鋒》能拉開新時代諜戰的序幕,也希望諜戰劇,能重拾往日的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