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劇《沉默的榮耀》剛完結不久,央視又緊接著推出了另一部大劇《隱鋒》。
一部接一部,瞬間將皮哥拉回到諜戰劇神仙打架的年代。

仔細想一想,公認的諜戰神劇《潛伏》,已經是17年前的事情了。
雖然年代久遠,但《潛伏》生在巔峰,也生在國產諜戰劇最鼎盛的時代。

隨後諜戰式微,其他類型劇相繼崛起。
除了偶有曇花一現,「諜戰」這個類型,似乎死在了人們的記憶里。
而《隱鋒》的出現,《沉默的榮耀》的爆火,好像又隱隱預示著,「諜戰劇」欲重回大眾視野。

其實,過去的10年,有不少諜戰佳作。
今天,皮哥就為過去10年最好的十部諜戰題材劇,排個名。
排名有先後,讓我們先回味這些年諜戰劇的來時路,再期待它即將到來的榮光。
王志文+朱一龍的演員組合,幾乎覆蓋了所有觀眾群。
這劇最聰明的地方,就是徹底放棄了「猜誰是內鬼」老套路。


第二集演到一半,該亮的牌全亮完了。
王志文演的顧慎言就是潛伏在復興社的「郵差」,朱一龍演的林楠笙最後會棄暗投明。
編劇把懸念全扔了,賭的是什麼?賭觀眾願意看一場真刀真槍的智力對決。

望江樓刺殺王志那場戲,顧慎言從司機買生煎的閒聊里套出關押地點,又用燈光給狙擊手標定窗口位置,這一套組合拳行雲流水。
可林楠笙光摸車頭溫度就差點讓老顧露餡,陳默群更是憑著多年特務的直覺死盯著顧慎言不放。

雙方都沒降智,每個回合都是見招拆招,看得人手心冒汗。
比較難得的是,劇里沒有一個工具人。

就連只出場十幾秒送死的交通員阿木,都讓觀眾記住了那個拉響手榴彈前平靜的眼神。
製衣鋪的小夥計被電刑拷打,咬著牙只說「我真的什麼都不知道」,然後一槍斃命。
這種不煽情的殘酷,反而比那些哭天搶地的苦情戲更讓人難受。

值得一提的是,朱一龍把林楠笙這個角色演活了。
前期的他就是個勤快過頭的職場新人,給領導沖咖啡拖地板,察言觀色樣樣在行,同事看著都煩。
可正是這種稚嫩感,才讓他後來的轉變有了說服力。

當他在審訊室目睹國民黨的濫殺無辜,當他看到朱怡貞為了理想可以捨棄一切,那種價值觀崩塌重建的過程,沒有靠台詞說教,全在演員眼神里的掙扎和迷茫。
有人說《叛逆者》節奏太快,細節太密,看著累。可皮哥倒覺得這正是它的優點。

不注水、不拖沓,每一幀都在推進劇情。
你得打起十二分精神跟著看,稍微走個神就得倒回去重看,這種觀劇體驗,才是諜戰劇該有的。
不久前,《隱鋒》在央視開播。
這部劇雖然沒有星光璀璨的陣容,但從目前播出的兩集來看,對味道。
它的開頭,是一個極致化的戲劇困境。

地下黨員與組織斷聯,成了懸浮於敵營內部的「斷線風箏」,他該如何自處,又該如何處理信仰與敵情,自身與集體的關係?他的命運將走向何處?

這部劇改編自馬識途的同名小說,劇比較高明的地方在於,它從多維度,營造出了讓觀眾腎上腺素激增的「險境」。
望江樓一場戲,便層層剝開矛盾。
李亨製造火災掩護上線、老周中彈被捕、中統軍統相互傾軋、賈雲武當場起疑。

短短十分鐘內完成四重反轉,這種高密度敘事,既營造出黎明前夕成都多方勢力暗流涌動的歷史真實,更將主角推入「一人分飾三角」的困局中。
李亨必須同時在中統副師長、地下黨員、袍哥大爺三重身份間切換,每一次眼神交鋒都暗藏殺機,這種極限周旋,本身就是諜戰劇的核心魅力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