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規模4.5「極淺層地震」,最大震度4級

2025-10-13     武巧輝     反饋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1/22813424.avif

記者董美琪/台北報導

地牛翻身!根據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資料,今天深夜11時12分花蓮縣近海發生芮氏規模4.5地震,震央在花蓮縣政府北北東方13.8公里處,深度15.9公里,屬於極淺層地震。

氣象署指出,這起地震觀測到最大震度為4級,出現在花蓮縣太魯閣。

根據氣象署測報資料,震度4級地區為花蓮縣,震度3級地區為宜蘭縣,震度2級地區為南投縣、台中市,震度1級地區為苗栗縣、新北市。

地震突發,過程短暫,只有掌握正確、科學的避震方法,才能儘可能將損失和傷害降至最低「震時就地避險,震後迅速撤離」是應急避震的基本準則,那該如何自救?如何救助他人呢?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1/22813425.avif

1、自救措施

①地震時如果被埋壓在廢墟下,要樹立生存信心,沉著冷靜,並儘量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穩定下來,設法脫險: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其他危險物。搬開身邊可搬動的碎磚瓦等雜物,擴大活動空間。(注意:搬不動時千萬不要勉強,防止周圍雜物進一步倒塌。)

②設法用磚石、木棍等進行支撐,以防餘震時再次被埋壓。

③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聞到煤氣及有毒異味或灰塵太大時,設法用濕衣物捂住口、鼻。

④不要盲目大聲呼救,保持體力,可用敲擊聲等辦法求救。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1/22813426.avif

2、互救措施

①先多後少。先扒救人員集中的地方,重點搜救兒童和學生。

先易後難。先救容易救的人員,後救難救的。

②先近後遠。先救近處的被埋壓人員,後救遠處的。

③先輕傷後重傷。先救輕傷者,後救重傷人員。

④先救生存者,後挖遇難者。儘可能地先救青壯年和醫務工作者,壯大救援隊伍。‍

/www/bananadaily.net/web/images/image/2281/22813427.avif

3、救人方法

①儘快使封閉空間與外界溝通,以便新鮮空氣注入。灰塵過大時,可噴水降塵,以免被救者和救人者窒息。使傷者先暴露頭部,清除其口鼻內異物,保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②挖掘被埋壓人員時應保護支撐物,以防止進一步倒塌傷人。及時為被埋壓者提供飲水、食品或藥物等,以增強其生命力,確保倖存者安全。被壓者不能自行爬出時,不要生拉硬扯,以防造成進一步受傷;對於脊椎損傷者,搬動時,應用門板或硬擔架。

③對埋壓時間較長的人員,注意避免被困人員的眼睛受強光刺激。當發現一時無法救出的存活者,應立下標記,等待專業隊伍救援。

④對於被埋壓程度淺,傷勢不重的可先將頭、胸露出後,使之可以呼吸,馬上去扒救周圍的被埋壓者。重傷人員一定要在專業隊伍和醫療人員指導下救助。‍

劉奇奇 • 9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唐園秀 • 148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唐園秀 • 19K次觀看
唐園秀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唐園秀 • 13K次觀看
唐園秀 • 4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3K次觀看
唐園秀 • 3K次觀看
武巧輝 • 6K次觀看
唐園秀 • 61K次觀看
唐園秀 • 2K次觀看
唐園秀 • 5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5K次觀看
唐園秀 • 2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