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婆婆一句「還是得生個男孩,女孩終究是外人」,她帶女兒改了姓

01
元旦假期,本來是一家人開開心心在一起跨年的日子,結果,讀者曉麗(化名)家裡卻「不太平」。
幫忙帶孩子的婆婆,收拾了行李回了老家,走之前又是讓曉麗兩口子儘快把她帶孩子的辛苦費結一下、又是讓把買房的首付抓緊還回來,除此之外,她還放了狠話,稱以後絕不會再繼續幫忙,不管曉麗兩口子的日子難還是不難,她都不會再管!
而曉麗的丈夫,眼看自己的母親如此決絕,在各種勸說都無效後,便把氣撒在了曉麗的身上,說都是因為曉麗的任性,讓家裡的負擔又重了一點,往後要麼曉麗讓娘家媽過來幫忙,要麼就自己在家帶孩子,但不管曉麗選擇哪一種方式,他每月都會和曉麗AA孩子的費用,畢竟不是他把母親攆走的,家裡沒了幫手,曉麗自然得付出一些「代價」。
沒有想到丈夫竟然會是這種態度,曉麗也氣得不行!她覺得走到如今這一步,也有丈夫的責任,不能全怪她!又不是她背著丈夫偷偷做事、把婆婆氣走的!丈夫自己處理不了最基本的家庭衝突,憑什麼把怨氣撒在她身上?
「遇到問題不去想解決辦法,就知道發脾氣、怨別人!看來,他和我婆婆也沒啥區別!我還沒說他呢,要不是他一直以來不當回事兒,不知道約束點我婆婆,會成今天這個樣子嗎?我嫁給他是和他過日子的,又不是一直不停地生孩子的!」
到底因為什麼,讓一個家變成這樣呢?
還是要從曉麗的孩子說起。

曉麗有一個一歲快一個月的女兒,從去年生下來到今年的2月底,是她母親幫的忙,之後,一直到現在,則是她婆婆幫著帶的。
因為曉麗的丈夫有兩個姐姐,家裡就他一個寶貝兒子,自從婆婆來到家幫忙後,總是時不時地嘆氣,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希望曉麗別像她那麼「不爭氣」,要接連生倆閨女,才能得個大胖小子,如此,還得不少受罪。
最初,面對婆婆的這些話,曉麗全都是一笑而過,畢竟嫁給丈夫之前,她就想過婆家可能會比較看重男孩,因為有倆女兒一個兒子的家庭,很顯然就是圖個兒子。她既然願意嫁過來,那麼,就知道自己以後可能也會面臨必須生到有兒子為止。
她尊重老人「以兒為榮、養兒防老」的觀念,只能說自己會盡力滿足婆婆的期望,但必須得等到和丈夫條件再好一些,再去想二胎的事,再者,以後不管二胎是男是女,她都到此為止,絕對不會再要三胎的。
所以,她才會用笑容去回復婆婆的話,一來是想寬慰婆婆,讓婆婆覺得她聽進去了婆婆的話、會考慮孩子的事情,二來是想著少說一點,也能避免不必要的衝突,畢竟兩代人,在孩子的觀念上,很難有統一的認知,婆婆或許覺得必須得有一個兒子,但她認為,兒女都一樣好,隨緣就行。
原本曉麗以為,每次看她一臉笑意,很少回話,婆婆應該會識趣的不再提孩子的事的,哪曾想,婆婆好像是沒領會她的意思,因為只要她下班回家、或者周末休息,婆婆逮到空兒就會到她面前,很刻意地問她,她是順產、恢復的快,再等一段時間她身體養好了,是不是得要個二胎了?
但凡她沉默或者轉移話題,那麼,婆婆就會在下次接著問同樣的話。
實在是被婆婆問得煩了,曉麗也向丈夫求救過幾次,想著讓丈夫出面勸一勸婆婆,讓婆婆別再那麼著急地催二胎,體諒一下他們年輕人的壓力和難處。
可每次丈夫嘴上說得好好的,稱肯定和他母親認真談談,絕不會讓老母親干涉他們小兩口的事,但也不知道他是根本沒有說,還是隨便和母親說了幾句,曉麗覺得,婆婆自始至終都一個態度,並沒有一點點的改變。
也正是看到丈夫不把這事放在心裡,曉麗便也跟著「破罐子破摔」了,只要婆婆說二胎的事,她就當沒聽見一樣的裝傻。
她想的是,婆婆都不去追問自己的兒子,她丈夫又不把婆婆的話當回事兒,她們母子都那麼隨性,那麼,她自然也不能難為自己,就怎麼自在怎麼來吧,只要婆婆受不了她的態度,總有一天會閉嘴、不再催的。

可讓曉麗沒想到的是,婆婆催了那麼久,眼看她始終都沒給一個明確的說法、總是敷衍,是受不了了,但婆婆並沒有適可而止,反而話說得越來越難聽了。
先是埋怨曉麗犟、自私,在城市生活了一段時間就自以為是城市人了,就非得和城市人學著「閨女是寶」那一套,一點也不為婆家、為自己的男人考慮,非讓婆家斷後了才好受!
接著又暗戳戳地告誡曉麗,如果哪一天她丈夫在外有了人、或者連孩子都有了,那曉麗可別向婆家哭訴,要不是曉麗太霸道,哪能把男人逼跑呢?畢竟,有哪個男人不想要個兒子?
婆婆說自己,曉麗覺得還可以不在乎,反正她平日裡只要在家,就儘量不和婆婆在一起、躲著婆婆,再者,婆婆幫忙帶孩子,終究也出了力的,要不是婆婆在,她也騰不出手到職場打拚,讓婆婆說幾句發泄發泄,她沒什麼損失;可婆婆把怨氣發到孩子身上,把她女兒損的一文不值,她實在是忍不了!
元旦放假前,婆婆想趁著假期全家都回老家一趟,一是算提前回去看看,因為今年過年就在城市過了,二是回去把公公接過來,再順帶從老家拿點東西。
按理說,回去一趟也沒啥,曉麗也是配合的,可婆婆不知咋想的,說著說著就又提到了沒有孫子的事。
婆婆的意思是,老家的人愛說閒話,看到有孫女後肯定會問啥時候再添孫子的,本來嘛,老一代的觀念就是「男孩是根、是後」,不給人家透個信兒、說一說孫子的事,那前腳剛走,後腳肯定會被嚼舌頭的。
「曉麗,你也別說我封建,你和小威畢竟不在村裡過,也聽不了多少閒話,我和你爸可是要待一輩子、要聽不少閒話的!那家裡沒個男娃兒肯定會被笑話沒後、說不定還會被欺負的!反正,我話撂這了,再過個一年必須再生一個!還是得有個男孩,女孩子終究是外人,給別人家傳宗接代不說,說不定還要拿著娘家的東西去貼補婆家!要不咋常說,女孩子是賠錢貨呢!」
婆婆的話不但讓曉麗很反感,就連曉麗的丈夫也驚到了,他不滿地說了句「媽,你咋說話呢!那可是你親孫女!你想要孫子也不能這樣貶低你孫女啊!」
婆婆還想開口爭辯,但可能看曉麗兩口子都拉著臉,最終,不再說話。
雖然丈夫出面說了婆婆,但曉麗還是覺得不解氣,婆婆自己是女人,卻還用那麼難聽的話去說自己的孫女,真是迂腐、過分!
她想了很久,最終做了一個決定,要給女兒改成自己的姓,婆婆不是說女孩子是外人嗎?那麼,就如婆婆所願了!
這樣想之後,曉麗便把自己的想法給丈夫說了一下,在軟磨硬泡且答應還會要二胎後,丈夫不但點了頭同意,而且還和她一起去辦了手續。
就這樣,小兩口算是背著婆婆把孩子改了姓,辦完後才告知的婆婆。
也正因為此,婆婆才會如此的氣憤,吵著嚷著要回老家。

02
對於眼下的狀況,曉麗稱,不管婆婆多恨她,丈夫多無能,她也不後悔,她已經給她媽媽打了電話,讓她媽媽考慮兩天,真是假期結束了,她媽媽不願過來幫帶孩子,那她再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