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父親摔傷,我過小姨豬肉攤,她轉臉忽視,次日門上掛了個豬蹄

我是陳文傑,今年35歲,在省城的一家銀行上班,今年二月份二胎出生,成功晉升為二胎老爸,有兒有女,人生已經圓滿。
如今我們生活水平越來越好,可每每回想起年少時期艱苦的歲月,總會難免感慨,好在困難再多,親戚鄰里們都能互幫互助,所以即使再艱難,苦日子總會熬過去的。
其中我最感激的就是小姨,小姨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她只是個粗人,不會那麼細膩的感情,可就是她一次次慷慨幫助,我們家才能度過艱難的時刻。
我母親和小姨是同母異父的姐妹,外婆早年喪偶,當時已經有了我母親,在那個年代一個女人帶著孩子,生活的艱辛可想而知,沒有辦法,外婆只得帶著當時我母親改嫁他鄉,我母親當時3歲。
外婆改嫁的這個男人,是通過媒人介紹的,也是喪偶多年了,也沒有續弦,沒想到他和我外婆相親時,還沒等媒人牽線,他就看對眼了,很快這門兩個家庭重組的親事就定了下來。
外公在我出生前就過世了,我並沒有和他見過面,可是母親每次談起他來,總是紅了眼眶。
母親說雖然和外公沒有血緣關係,可外公事事都想著她,外公是村上有名的屠戶,人身高一米七幾,長得很魁梧,脾氣也火爆,外人單看他的外表就已經很嚇人了,可對外公卻是對我母親很溫柔,事事遷就她,讓她感受到了父愛。

外婆改嫁後的第二年,就有了小姨,外婆不識數,只能在家打理田地活,外公每天凌晨天還沒亮,就得出門去屠宰生豬,家裡大人基本都沒空,只能由我母親看著小姨了。
母親回憶那段兒時的時光,她其實還是算很幸福的了,屠戶家雖然沒有大富大貴,可一日三餐都不少葷菜,也已經是很難得了。
外公白天沒有賣完的肥肉和豬下水,他總會在傍晚帶回來,給家裡加菜,所以小姨小時候就是胖胖的,一身子力氣,外婆總是打趣她,說這孩子,以後就接她爸的工作了。
沒成想,外婆的話卻成了真,外婆生完小姨後,也接連懷了兩次孕,可都接連保不住,外婆心裡也很自責,她本想給外公生個兒子,可外公對於這件事卻是看得很開,並沒有過多放在心上。
後來我母親出嫁後,小姨就選擇留在家裡,她初中畢業後就幫著外公打下手,再後來,外公也干不動了,他不願意自己的這手藝失傳了,就全部交給了小姨。
那個時候女屠戶可是新鮮事,小姨打小就像個假小子,加上一身子力氣,幹這一行絲毫不輸男人。

小姨幹活果斷幹練,從不缺斤短兩,為人又豪爽,十里八鄉來找她幫屠宰的農戶是越來越多,小姨的生意越來越好,那個時候,小姨推著三輪車,走街串巷吆喝賣豬肉。
我三歲那年,外公外婆相繼離世,小姨也找到了婆家,母親說,小姨父的兄弟多,而且他是家中老大,也是農村家庭,條件不好,全都依賴小姨一家。
有時候小姨一天下來,賣一頭豬得的錢都還沒有揣進口袋,就被她婆婆找來要去了,小姨來到家裡找我母親哭訴,我母親雖然很氣憤,可這比較是小姨家的私事,她也不好管太多。
98年的時候,鎮上也開始了改革,慢慢規劃了菜市場和集市,小姨生意頭腦很好,她馬上意識到了商機。
於是將所有積蓄拿出來,想盤下一個賣豬肉的檔口,當時還特意找了我母親,我母親為了幫助她,還將家裡的好幾袋稻穀給賣了,給她湊了三百塊錢,正好夠盤下檔口。
我父親當時還有些不樂意,父親是一名建築工人,那個時候一天收入也才不到15塊錢,母親沒有工作,在家顧著那兩畝廋田,稻穀原本原本就是家中最值錢的東西了,母親不但把積蓄拿出來幫助小姨,還變賣了稻穀,這讓他有些怨言。
父親抽著旱煙,嘴裡嘟囔道:「唉,這我們什麼條件,就這點家當,全部拿去幫別人了,可是一點都不覺得疼啊!」
母親心裡也明白,我父親這是在發牢騷,可是自己的妹妹,也不能不幫忙不是,於是笑著對我父親說:「我說老陳,你咋這麼小氣呢,她小姨什麼時候來家裡,不給帶個好幾斤肉,借你點錢,就這麼大意見。」

或許是「吃人嘴短」,父親聽完母親的話,也沒再多說什麼。
小姨自從有了豬肉攤位後,不知道是因為太忙,還是其他原因,她很少來我們家裡了。
有時候我和妹妹想吃肉了,就會纏著母親,說:「媽,你就去找小姨唄,小姨好久都沒來我們家裡了,她每次來都會帶肉來,我們都好久沒吃豬肉了。」
我們家條件不好,我上小學了,妹妹也準備到了入學的年紀,一個學期光學費就得好幾百呢,壓力全部在父親一個勞動力上,母親是個勤儉持家的人,她自己腌制了不少鹹菜和蘿蔔乾,夏天的時候,我們就著鹹菜喝粥。
葷菜可能就是家裡兩隻老母雞下的雞蛋了,每隔兩天,母親就會給我們蒸兩個雞蛋,讓我們不至於營養跟不上。
可這鹹菜喝粥的日子久了,我們兄妹倆也受不了,就特別期盼小姨能夠來我們家,可一直盼到了年底,小姨才終於上門,她提著幾斤豬肉,還給了我和妹妹壓歲錢,一人10塊錢,在當時來說不少了。
後面才知道,那天小姨是來還錢的,她只坐了不到半個小時,就離開了,父親晚上回來得知小姨來過,嘴裡念叨著:「這有錢了,在我們這窮人家多做一會兒都不行咯。」
第二年春天,母親在一次趕集的時候,也是聽到以前娘家的一個鄰居提起,才知道小姨在鎮上買了一塊地,準備建新房了。

晚上吃飯的時候,母親隨口提了一句,說:「你們小姨可有出息了,準備在鎮上建新房了呢!」
父親聽到後,愣了一下,問道:「喲,這是真的不,我這正好沒有活乾了這段,看我過去給她幫忙算了。」
母親給我和妹妹一人打了勺子蛋羹,笑著說:「得了吧,你去干,這工錢咋算啊,你也不好意思要錢啊,幫自家妹妹。」
父親大口扒拉了兩口飯,大手抹了一把嘴巴,擺擺手,說道:「這好辦啊,該給多少就給多少不就成了,我這也是付出勞動的,憑啥不要錢,你抽空去跟他姨說說,這老大開學了還得交學費呢,老二也要買新書包了。」
妹妹在一旁聽到要買新書包給她,她興奮得不行,直喊道:「我要新書包,我那書包都是哥哥用過的,班上同學都取笑我,說我的書包是男式的。」
母親看了一眼我和妹妹,點點頭,輕嘆一聲,說道:「好,好,都給你們買,我明天就去問一下你們小姨,好吧。」
父親聽到後,也是點點頭,原以為都是自家人,找個活干,還是很容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