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大媽午飯後猝死!醫生:寧願吃飽坐著,也別在飯後做這5件事

2025-03-21     武巧輝     反饋

過年期間,在外工作的家人都回來過年了,劉大媽忙得腳不停歇直到初八。

前天她照例在吃完午飯後收拾碗筷,沒想到突然出現胸悶的症狀,開始時沒當回事,以為是起身太急了導致的。

可進到廚房後胸悶的症狀越來越嚴重,後來還因為呼吸不上來而倒在地上。家人見狀嚇得不輕,趕緊撥打了120急救電話,但劉大媽還是因為心臟驟停而離世了。

這個結果令一家人難以接受,好好地過年呢,怎麼突然就去世了?了解過往史後,醫生認為劉大媽的離世與她長期過度飽餐有很大關係,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一、午飯後有一段危險時刻

在吃過午飯後,體內大量的血液會流向胃腸道來幫助消化,這個時候大腦和心臟內的血液含量會減少。

對於本身身體健康的人來說,短暫的血液分配變化不會帶來不適感,但對於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來說,則很容易出現心肌缺血缺氧,甚至會誘發心絞痛、心梗等嚴重心血管事件。

尤其是在飽餐之後,胃部被撐大使得橫膈肌向上移動讓胸腔壓力上升,血液也會更多地流向胃部,更容易導致心肌供血減少,讓心臟負擔加重誘發猝死。

建議罹患冠心病的患者每餐飯吃到7~8分飽即可,感覺對食物的熱情度下降時就可以停止進食了。

老年人要儘量選擇易消化的食物,充分咀嚼後再下咽。即便是身體健康的年輕人,在過年期間也要注意控制飲食,大量攝入大魚大肉容易引起急性胰腺炎,該症的死亡率也不低。

二、一吃完就躺下,容易得病?

你有這一習慣嗎?每次吃完飯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躺著,但網上有說法稱這個做法不健康,這是真的嗎?

吃飯時食物會經過口腔咀嚼後進入到胃部,這個時候是大分子營養物質分解成小分子的關鍵環節。正常情況下,食物進入到胃裡後食管末端的括約肌收縮會讓與賁門連接的出口變窄,避免食物反流。如果飯後馬上躺下的話,容易導致胃內的食物與胃酸通過賁門反流到食管內,引起反酸、燒心等症狀出現

而食管沒有防腐蝕的功能,長期被胃酸灼燒會誘發食管炎發生。對於本身胃動力下降、腹部脂肪堆積的人群來說,更容易罹患反流性食管炎,一定要避免飯後馬上躺著。

可能有人會提出疑問,既然不能躺,那我坐一坐不行嗎?

相對來說,飯後短時間坐著算健康的姿勢,但時間超過半小時就不推薦了。長時間坐著不利於食物的消化,還容易讓腹部脂肪堆積,對心腦血管健康也不利。

相比坐著不動,飯後站一站似乎對健康更有利。《國際環境研究與公共衛生雜誌》上一項來自日本的研究指出,相較於飯後坐著,站立30分鐘可讓身體消耗更多的能量,每分鐘可多消耗0.16千卡的熱量。

一些人擔心飯後站著容易導致胃下垂,這個問題其實因人而異。如果本身胃腸道功能不好、體型偏瘦或是長期營養不良的人,則不建議餐後站著,這幾類人還是坐著為宜。

三、這5個飯後壞習慣,你有踩坑嗎?

飯後很多行為都對健康不利,但很多人對此並不自知,如果你身上有這幾個習慣的話,建議儘早改正。

1、抽煙

飯後體內大量的血液集中在胃腸道進行消化,此時吸煙的話會加速身體對煙草內有害物質的吸收,給健康帶來的傷害會成倍增加。

2、洗澡

上文提到,飯後心腦的供血相對會少一些,這個時候洗澡會讓外周血管擴張,導致心臟的供血進一步減少,很容易誘發心梗。飯後最好要間隔半小時再洗澡,水溫不宜過高

3、喝酸奶

吃完飯後本身胃部就處於充盈狀態下,這個時候再喝酸奶會讓身體攝入過量的食物,導致胃部的消化壓力增加。

4、劇烈運動

飯後馬上劇烈運動會導致胃腸道供血不足,容易影響正常的消化,且容易引起腹痛等症狀出現。

5、立即吃水果

水果內的糖分和纖維素含量很豐富,飯後食用會讓胃腸道負擔加重,還容易引起胃脹、胃痛等不適出現。本身罹患糖尿病的患者,還可能會導致血糖驟升。

雖然吃飯是大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有很多的細節需要注意,吃不對會給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哦!

參考資料:

[1] 《吃太撐容易發生「猝死」!醫生提醒:5大時刻都很危險》. 京東網際網路醫院 .2021-02-18

[2] 《吃飽後該躺著、坐著,還是站著?醫生給出了標準答案…》. 科普中國 .2022-03-14

[3] 《飯後突發猝死,只因做錯這件事!3個飯後「禁忌」,一定不要犯》.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官微 .2025-01-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