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的陳先生今年已經3次住院了,然而誰也沒想到他沒能熬過這個冬天。
其實早在3年前,他就因為一次體檢,被查出脂肪肝,加上他的體型肥胖,當時醫生就建議一定要注意飲食運動,但他卻以為脂肪肝又不是啥大病,於是也沒有太重視。
加上沒有人監督,生活習慣就更加沒有節制了,結果病情不斷惡化,最終發展到控制不了的地步,最後一次暈倒住院後,在病床上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其實,脂肪肝的危害,被很多人低估了。
密西根大學內科醫學博士伊莉莎白-斯派利特斯曾說過:
「脂肪肝被錯誤地認為是良性的,但有數據表明,它是一種代謝異常,可導致肝臟受損,並與其他非肝臟疾病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心臟病相關,甚至是死亡。」
一、脂肪肝,放任不管真要命!
近年來脂肪肝的確診率是越來越高,《柳葉刀》也曾發布過相關數據統計,我國確診病例數超過了2億。其中,1.2億屬於非酒精性脂肪肝,尤其是40歲以上的男性,是脂肪肝的高風險人群。

雖然脂肪肝確診率很高,但大部分人對於脂肪肝的認知還比較少,甚至有些人以為,脂肪肝是輕微病症,不需要干預,事實真是這樣嗎?
脂肪肝根據不同肝細胞脂肪變程度,可以分為輕(5%~32%)、中(33%~65%)、重度(66%以上)。
早期脂肪肝可能只是讓肝臟單純變胖,但隨著肝細胞持續受損,可能會發展出炎症,也就是脂肪性肝炎,如果還不重視,隨著病情不斷惡化,可能會出現肝纖維化或者肝硬化,甚至還可能導致肝癌。

此外,一篇由我國知名醫療機構發表在《JAMA Network Open》期刊上的的研究,通過脂肪肝患者和正常人對照組,這6.3萬人進行長達10餘年的長期隨訪發現,45歲前患脂肪肝的人,10年後整體患癌風險最高,上升了52%。
而且河南省人民醫院的一項研究還發現,肝臟脂肪含量超過8.65%時,出現高血壓的風險也越大。
除了高血壓,脂肪肝還和很多慢性病有關,來自日本發布在《美國心臟病學會雜誌》亞洲子刊上的研究,就發現脂肪肝和心衰、房顫風險高度相關。
另外,歐美多項研究也發現了脂肪肝患者出心血管風險更高。

二、這5個傷肝習慣很多人都有!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肝病患者預計超過7億,而其中我國就占4億多,而每年預計有200萬人因肝病而離世。肝臟雖然功能強大,但受損後往往很難恢復,而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可能就是兇手。
1、不規則進食
三餐不定時,要麼集中吃一餐,要麼夜間再加餐,然而這樣的進食習慣其實會導致脂肪合成增加,加大肥胖風險,而且規律進食,咀嚼充分的情況下,可以更好的達到飽食效應,減少進食慾望。

2、缺乏鍛鍊
鍛鍊是身體脂肪消耗的重要方式,經常久坐不運動,身體多餘的能量得不到消耗,就會轉化為脂肪,儲存在人體內,或者向肝臟轉移,也會增加脂肪肝風險。
3、酗酒
人體攝入的酒精其實都是肝臟分解代謝的,當大量飲酒後,肝細胞的工作負擔就會加重,無暇身體脂肪分解與代謝,肝臟的脂肪也會越積越多,引發酒精性脂肪肝。
4、吸煙
吸煙是誘發多種健康問題的致病因素,根據研究發現,吸煙會抑制脂蛋白酶的活性,不利於甘油三酯指標穩定,影響脂肪代謝,增加動脈粥樣硬化風險。

5、不健康飲食
比如很多人喜歡吃油炸食品,口感雖好,但吃多了也會增加體內油脂含量,增加脂肪堆積速度,而且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的反式脂肪酸,也會加劇肝臟炎症反應,傷肝。
另外糖也是人們重度依賴品,隨著攝入的糖分超標,這部分能量也會慢慢轉化為脂肪存儲起來,並堆積成脂肪肝。
還有加工肉如今也是餐桌上的常客,雖然方便速食,但其中含有的鹽、糖、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以及其它的添加劑和防腐劑,都可能對肝臟代謝造成負擔。

三、經常吃這類食物,得脂肪肝的機率會降低!
脂肪肝的出現其實和日常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此前《美國臨床營養學》上就曾公布過相關研究,研究員發現類黃酮食物攝入可以幫助降低脂肪肝等疾病風險,在不同食物攝入分析中,發現攝入大量蘋果、茶、黑巧和甜椒等食品出現脂肪肝的風險較低。
除此之外,輕度脂肪肝也是可逆的,飲食上還可以通過以下兩種形式逆轉脂肪肝:
1、增加膳食纖維攝入
比如日常多吃全穀物、蔬果以及豆類等纖維含量高的食物,《營養素》雜誌曾發布過相關動物實驗研究,發現多吃四季豆可以減輕動物脂肪肝。

2、選擇優質蛋白質
查出脂肪肝後,很多人以為飲食就不能吃肉,其實非也,蛋白質的攝入可以保護肝細胞,幫助肝細胞恢復正常功能,日常可以增加魚蝦等優質蛋白攝入,此外雞蛋、牛奶、瘦肉和豆製品也是不錯的選擇。

總的來說,日常飲食對於脂肪儲蓄有重要影響,改變不良生活習慣不僅是改善脂肪肝的手段,也是保證健康的關鍵。
參考資料:
[1]《這個傷肝習慣很多人都有!脂肪肝就是這樣找上門的!》.科普中國.2024-02-28.
[2]《經常吃這幾類食物,得脂肪肝的機率會低很多!愛吃的人賺到了……》 .健康時報.2024-10-14.
[3]《「類黃酮」食物又被表揚了:大大降低脂肪肝風險》.生命時報.2024-11-06.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