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與成龍
蔡瀾一直想拍一部有質感的人文電影,儘管公司已經拍了很多賺錢的商業娛樂電影,也堅決不要拍一部不賺錢的好電影。
對此,蔡瀾很失落,覺得對不起自己,但是也理解電影不是個人的事情,要對老闆有良心。
他說:「王家衛的電影,有多少個人死在你腳下,有多少老闆虧本,有多少人支持你才會成為王家衛作品。」
蔡瀾知道在自己的價值觀里,一個人有太強烈的個人主義,就不要拍電影。
90年代末期,香港電影逐漸沒落。
不走尋常路的蔡瀾並沒有去拍當時香港流行的武打喜劇片,反而拍了很多小眾影片,其中不乏大尺度的風月片,譬如《聊齋艷譚》《不扣鈕的女孩》《愛的精靈》等。

幾乎每一部都獲得了成功的票房,但有人稱拍情色電影是蔡瀾的人生污點。
對此,他本人回應:「我帶給觀眾歡樂,沒有壞,無傷大雅,這是我生存的過程,沒有什麼好羞恥的。」
充滿人文情懷又熱愛電影的蔡瀾,深知商業浪潮是無法迴避的。
於是,他離開了電影行業。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流行文化的黃金時期。
樂壇、電影領域才人輩出:張國榮、梅艷芳、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周潤發、徐克……
香港電影圈更是美女如云:林青霞、張曼玉、關之琳、周海媚、王祖賢、邱淑貞……

由左到右:張國榮、關之琳、蔡瀾
在此期間,也出現了以才氣過人著稱的文人:金庸、黃霑、倪匡與蔡瀾,他們被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
四人分別在武俠、音樂、科幻與電影界各有建樹,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由左到右:蔡瀾、黃霑、倪匡
最早研究金庸小說的是倪匡;倪匡的兒子倪震認黃霑做乾爸;黃霑求婚林燕妮時是金庸做的見證人;金庸最中意和蔡瀾一起旅行、喝酒、抽煙聊天;蔡瀾覺得金庸最厲害;黃霑稱蔡瀾是最值得信任的朋友。
蔡瀾反對「四大才子」的說法,因為金庸在他的內心,是大師般的人物。

蔡瀾與金庸
這四位朋友經常聚在一起喝酒、聊女明星的八卦,總是金庸主動買單。只要有他們在,飯桌上的人就甭想吃飯了,會被他們逗得一直笑。
54歲那年,倪匡喜歡上一個媽媽桑,經常大晚上請蔡瀾與黃霑到媽媽桑的夜總會喝酒,他們三人只要開口說話,就逗得在場的女人咯咯笑。
蔡瀾心想,在夜總會每次消費一兩萬讓不那麼美的女人笑,不如搞一個電視節目,請最漂亮的女明星來聊天,喝最好的酒,讓大家一起笑,還能賺錢。
《今夜不設防》就此誕生。


1989年,蔡瀾與好友倪匡、黃霑一起主持這檔別開生面的粵語訪談節目。言論開放自由,百無禁忌,像是好友聚會般放鬆。
三位主持人完全當鏡頭不存在,經常在節目中飲酒對談,在輕鬆詼諧的氣氛下,讓參加節目的明星更願意袒露心聲,剖析自己的內心世界。
張國榮在節目中自曝何時失去處男身,還左擁右抱黃霑與倪匡。
節目結束,黃霑甚至沒忍住親了張國榮一口,這一集後來成為哥哥影迷不斷重溫的經典。

張國榮
張曼玉面對鏡頭,親口承認自己參加港姐選秀,絕對是因為貪慕虛榮。
擁有絕佳美貌的王祖賢,一臉幸福地對蔡瀾、倪匡與黃霑說:「我很滿足,我會很平凡過日子的,一個女孩始終都是要結婚的。」
可以見到周潤發盤著二郎腿,講述與女明星拍吻戲的背後細節,鬆弛不拘束。
這在香港的電視節目史上是頭一回,很多明星還為自己咖位不夠上不了《今夜不設防》感到懊惱。
《今夜不設防》創造了香港同時段電視節目的收視紀錄,蔡瀾更是由多年的電影幕後來到台前,為觀眾所熟悉。
由蔡瀾主持的電視節目備受歡迎,但他的電影理想久久無法實現,生性洒脫的他沒有躊躇不前,而是選擇了一個與電影背道而馳的求生本領——吃。


蔡瀾成功地將吃這件本來平常的瑣事變為了一件權威的正事。
從電影到電視再到美食,他沒有刻意去做,但只要做了,就要做好它,飯一天要吃三次,一天要做三次的事情必須做好。
他自嘲道:「我叫蔡瀾,聽起來像菜筐子,就是買菜的籃子啊,所以一生註定得吃吃喝喝。」

蔡瀾的享樂主義就此開啟,1997年,香港無線電為他打造綜藝節目《蔡瀾嘆世界》,蔡瀾與節目組赴13個國家拍攝代表了人生最高享受的生活場景。
「嘆」在粵語中是享受人生之意,這可不是普羅大眾所能輕易達到的境界。
十年後,蔡瀾主持TVB節目《蔡瀾嘆名菜》,他帶著兩個美女陪在左右,在東南亞與粵港澳大小著名餐廳里,品嘗各種名菜,非常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