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回給兒子的6000房貸,帶老伴旅遊,半月後親家母當保潔掃樓道
口述/袁大伯
我兒子不爭氣,30歲才娶上媳婦,房子首付錢我出的,結果每月6000塊錢的房貸也要我幫他還。我退休後還打兩份工,不知道我上輩子做了啥虧心事……哎!
我兒子普通本科畢業,找到幾份工作工資都是四五千塊錢,還沒有我的退休金高。30歲好不容易才在親戚的撮合下,娶上媳婦。
兒媳婦年齡也不小了,31歲比我兒子還大一歲。雖然長得好看,卻是個大手大腳愛花錢的主兒。
但是有什麼辦法呢?誰讓我兒子自己不爭氣,沒有在大學裡找一個領回來,上班也沒有找個合適的。拖到了30歲,只能靠我們老兩口給他張羅了。

結婚時,我為他出了16萬的彩禮,又給他掏首付買了120多平米的房子,總算是順順利利把媳婦給他娶到家了。
本以為,房子買了,兒媳婦娶回來了,我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終於可以跟老伴好好安享晚年,過幾年順心的日子了。
可誰知道,結婚不到倆月,兒子就求助我:「爸,你給我買這麼大的房子,每個月房貸都6000多,我工資多少你又不是不知道,你讓我怎麼供房貸啊?爸,你幫幫我吧。」
我疑惑地問他:「你媳婦不是工資也有六七千塊錢嗎?還有我們給她出的16萬彩禮錢,還有結婚收的八九萬份子錢,不都在她手裡嗎?」

兒子焦急地說:「我媳婦說了,給她的彩禮就是她個人的錢了,她先放爸媽那裡了,爸媽養大她不容易,應該回報父母……」
我一聽就來氣,女兒養大不容易,難道我這個兒子養大就容易了?她要回報父母,我兒子就要坑他父母嗎?
我正想發火,兒子又緊接著說:「她還愛買衣服和化妝品,每個月六七千的工資都不夠她花的。份子錢也被她充了美容卡、健身卡,結婚沒幾天就嚯嚯完了。」
啥?這個敗家兒媳婦啊……

這還不是最讓我生氣的,兒子接下來的話更讓我氣憤:「她還說讓我每月給她媽2000塊錢零花錢……」
我問:「彩禮錢不都在她爸媽手裡嗎?為什麼還額外給她媽零花錢?」
兒子說:「那個彩禮錢已經被她弟弟拿去買房了……」
好吧,原來我們家娶了一個「扶弟魔」啊,難怪親家一家不嫌我兒子年齡大,工作一般,這是因為他們自己家也鍋底黑啊。

我本來不想管他們小兩口的,但是兒子帶著哀求的聲音讓我幫幫他,老伴也不忍心兒子吃苦,我就無奈答應了替他還房貸。
但是,我每個月退休金5000多,我老伴1000多,我要是把6000塊錢退休金都給兒子還房貸,我們老兩口喝西北風啊?
於是,我又開始找工作,先是接受單位返聘,每月去上幾天班,給一些技術指導。
但是這個收入不多,畢竟不用坐班。我覺得這樣不行,就又找了一份在工廠打掃衛生的工作。

這個工作活不重,時間也相對自由,每天幹完自己的事,就可以自由活動了,剛好跟我的返聘工作不衝突。
就這樣,為了幫兒子還那6000多塊錢的房貸,我退休後開始打兩份工。
而我老伴,雖然沒有出去再找份工作,但是卻天天在家替我來操心,並且提心弔膽我年齡大了,幹活累著或者出啥意外。
才幹了3個月,我就感覺累了,不是身體累,而是心累。

我也是個講體面的人,一看到身邊的老同事一個個光鮮亮麗的到處旅遊,還有親家公親家母動不動來我兒子家小住,讓我兒子帶他們吃大餐,我心裡就不是滋味。
還有我老伴,跟著我辛苦大半輩子了,說好了老了帶她去旅遊,結果連我們省都沒有出過。
前不久,我老伴一個人在家忽然暈倒了,幸好鄰居去我家送菜,才發現。
我放下工作及時趕到醫院,雖然老伴已經醒過來,說沒什麼大礙,就是血壓有點高,但我還是不放心。

我立馬給她約了全身檢查,在她的建議下也給我自己做了體檢。
雖然我們的身體都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老伴這次暈倒還是讓我很後怕。
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我本來是想陪老伴過晚年的,結果被兒子拖累得退休後一人還要打兩份工。
而我的親家卻什麼都不做,每個月問我兒子要2000塊錢的零花錢。
越想越氣,我就辭掉工作,收回給兒子的6000多塊錢的房貸,帶老伴旅遊去!

我們這一玩就是半個月,兒子還房貸沒錢又找我,我說:「我比你還沒錢,錢都花來旅遊了。你有錢給你岳母當零花錢,就能有辦法還房貸!」
結果,兒子還房貸錢不夠,就停了給岳母的2000塊錢。
親家的兒子馬上要結婚,也需要花錢,沒辦法,親家母就開始在小區做保潔阿姨,天天掃樓道。
誰的兒子誰發愁,我也不想做個惡親家,只是看不慣親家為了給自己兒子結婚就來盤剝我的兒子,逼得我們老兩口晚年過得苦哈哈。

既然生兒子了,就要有吃苦奮鬥的覺悟,自己不奮鬥,靠女兒女婿幫兒子結婚,還問生活壓力大的女婿要生活費,也真有臉!
老伴說我這麼做容易得罪親家,也讓兒子為難,可我覺得我沒錯,大家說說我這樣做對不對呢?
寫在最後:
袁大伯的做法沒什麼不妥,只是要好好跟兒子溝通一下,畢竟兒子壓力大,他忽然斷了給兒子的房貸錢,兒子難免心生怨懟。
雖然是親家不對,自己兒子結婚買房,花了女兒的彩禮錢,還問女婿每月要2000塊零花錢。但是有女兒在吹枕邊風,以後難免袁大伯的兒子不怨恨父母。
袁大伯還是應該讓兒子兒媳明白自食其力的道理,一家人把問題共同好,以後才好相處。
【原創內容,歡迎個人收藏轉發】
~~~~~~~~~~~~~~~~
從事過兒童圖書編輯、兒童名著解析,寫過企業家、養老院長、律師等名人採訪稿,如今熱衷生活故事寫作。
關注【檸果不是果】大家每天一起交流,相互取暖,共同進步。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