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這篇豬肉的科普,豬肉的特點及做法。哪些部位脂肪少、瘦肉多,正好年關將至,大家都開始備年貨了,一篇帖子讓大家漲知識明白豬肉如何挑選?

常見的豬肉名稱: 前腿肉、後腿肉、五花肉、裡脊肉、 梅花肉、豬排骨、豬頸肉、豬腱子、 坐臀肉、臀尖肉、豬頰肉、豬肘子。

前腿肉:瘦肉比肥肉多,肥肉在表面一層, 筋膜比較多,肉質偏老
✅適合炒肉、肉餡、紅燒、滷肉
後腿肉:這部分的肉緊實,肉質比較柴,筋膜少
✅適合燉鹵、肉丸子、臘肉、火鍋

五花肉:肥瘦相間,且厚度適中、皮薄不膩
✅適合紅燒肉、燉煮、煎烤、東坡肉
裡脊肉:豬身上肉質比較嫩的部分,幾平不含肥肉 肉質細膩
✅輔食、小炒肉、炒肉、煎炸

梅花肉:每隻豬身上的這塊肉只,有五六斤, 橫切面瘦肉,占90%,肥瘦肉縱橫交錯
✅煎烤、燉煮、炒菜、火鍋
豬排骨:分前排和後排,前排脆,骨多肉少, 前排紅燒後排燉湯
✅紅燒、蒸煮、煲湯、糖醋

豬頸肉::因其稀少而珍貴,所以有"黃金六兩」 之稱,此部位肉脂如雪花般,均勻分布,肉質鮮嫩
✅炒菜、煎烤
豬腱子:能取出來的量不多,有肉膜包裹、夾藏 著肉筋,肉質緊實有嚼勁
✅燉煮、滷肉醬肉、涼拌

坐臀肉:肉質結實,但是肉質有點硬, 吃起來有點發柴的感覺
✅滷肉、回鍋肉、白切肉、
臀尖肉:肉質嫩,肥肉少,分為前後臀尖, 前者肉質較紉嫩,後者較硬,纖維粗 ✅炒菜、肉絲/肉片、鹵燉

豬頰肉:因豬吃東西咀嚼時會不斷,運動到嘴邊肉, 肉質軟中有嚼勁
✅滷肉、燒烤
豬肘子:前肘,也稱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膠質重 瘦肉多,常帶皮烹制,後肘,質量較前肘差,熬湯比較好
✅醬肘子、紅燒肘子、鹵肘子
哈哈,總結了這麼多,你最喜歡吃哪塊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