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鍋包肉是一道即便不是東北人,也愛吃的東北菜。
說起鍋包肉,有些朋友總會與糖醋裡脊混淆。它們雖然都是經過油炸的肉片,兩者都屬於酸甜口味,但其中還是有很多不同之處。
一、菜系不同
鍋包肉屬於東北傳統菜,而糖醋裡脊屬於山東經典名菜。
二、刀工不同
鍋包肉為大薄片狀,而糖醋裡脊為條狀。
三、掛汁不同
鍋包肉以糖與醋或者利用橙汁較多,而糖醋裡脊通常以番茄醬調汁居多。

今天分享的這個鍋包肉的做法不敢說是最正宗的,因為正宗要相對於地域而言,口味也因人而異。
但好吃是可以看得見的,傳統的鍋包肉總是用豬裡脊肉,個人覺得豬裡脊口感偏柴,也沒有那麼香,菜菜建議大家可以用豬身上這個最香嫩彈口的部位:梅頭肉,來做鍋包肉更好吃。

還有一個就是很多人炸鍋包肉習慣性的用玉米澱粉,做出來的口感很容易回軟。做鍋包肉土豆澱粉是必不可少的,經過多次嘗試,菜菜採用土豆澱粉和糯米粉3:1的比例做出來的鍋包肉又香又脆,且不回軟,口感更佳。
那麼鍋包肉怎麼掛糊膨鬆?
怎麼調汁更好吃呢?
以下菜菜會為您一一解答!
如果您也喜歡吃鍋包肉,那就跟我一起來試試吧!

【準備材料】:
梅頭肉,香菜,土豆,胡蘿蔔,花生油,胡椒粉,蚝油,土豆澱粉,糯米粉,橙汁,白糖,米醋

【烹飪作過程】:
1、取一塊新鮮的梅頭肉去掉中間白筋條,切成大薄片後用刀背拍扁,放入水中浸泡5分鐘。土豆和胡蘿蔔洗凈去皮取一點絲,香菜沖洗後切成段放入盤中,倒半碗橙汁備用。

2、肉片泡出血水後,撈起擠干水分,加入1小勺胡椒粉和蚝油腌制,記住這個時候不要放花生油腌制肉片,否則後面掛的糊不牢靠比較容易掉鍋。

3、取少許土豆粉澱粉和糯米粉,兩者比例3:1,倒入肉片,再加一點清水和2小勺花生油,將肉片攪拌均勻的裹上面糊,這樣操作肉片下鍋時不會嘣油。

4、緊接著鍋里加入適量的花生油,拿根筷子試下油溫,開始冒小泡泡即可下肉片。

5、開大火炸至肉片定型變膨鬆微黃起鍋。

6、5分鐘後,熱鍋熱油再倒入肉片,中火復炸50秒左右,將其炸至外表酥脆金黃後,出鍋控油。

7、炒鍋里加入一勺明油,半碗橙汁,一勺白糖,一勺白醋,攪拌至濃稠狀。

8、最後倒入炸好肉片和三絲,顛一顛鍋,即可出鍋盛盤。

【菜菜小貼士】
1、土豆澱粉和糯米粉的比例需要控制好,糯米粉過多的話,會導致做出來的鍋包肉口感雖脆,但會偏硬些。
2、梅頭肉呈雪花狀,豬身上這個部位不多也比較搶手,要買一般需要早點去菜市場。
3、菜菜今天的做的三絲中的土豆絲代替了傳統中放的薑絲,個人覺得放薑絲和大蒜會串味,當然您喜歡的話,也可以依照自己喜歡的口味來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