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流傳著「腿長腳瘦,家財必漏」,意思就是腿長得又細又長,腳比較瘦而且乾枯,沒有大富大貴之象,所以平時少與其接觸,否則影響到自己的運勢。
腿長腳瘦,家財必漏

俗語稱「腿長腳瘦,家財必露」,這是什麼意思?難道腰長腿短是異人相?在古人看來,若是一個人腿又細又長,腳卻枯瘦,下盤無力自然幹不了重活,也無法積攢家財。
久而久之,必定窮苦潦倒,這倒也不能怪古人以貌取人,主要是在當時大部分人都需要做體力活,只有少部分人可以通過學習進入社會上層。

另外,「腿長腳瘦,家財必漏」源於老百姓的傳統思想,老百姓認為腿又長又細的人,可能沒有力氣干農活。他們認為這種四肢無力的人,不能參加田間勞動。
所以沒有辦法積累財產,就有「家財必漏」之說。當然這種說法,沒有任何科學依據,這是老百姓理所當然的一種說辭。

古人看有沒有富貴命,要從腿和腳來說起。腿長腳瘦的人,走路姿勢不是很好看,從外表上來看有「漏財」的嫌疑,所以古代就有「腿長腳瘦,家財必漏」。
現在對于帥哥的要求就是高富帥,對美女的要求都是白富美。從這里可以看出,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富」字最重要,有錢就有了權利,有錢就有了面子。
為什麼古人會有這樣的說法呢

古代人常說「瘦人頸短多災害,肥人額長有閑財」、「腿長腳瘦,家財必漏」,這些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通過一個人的外表和形象,判斷出他的發展前景。
這種判斷方法,必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我們應該學會辯證的看待問題。殊不知,再肥的人也有從瘦長胖的過程,這也反映了大多數人只會看到眼前的事物,而不去深究原因。

為什麼古人會有這樣的說法呢?這是由於腿長腳瘦的人身材好,所以就喜歡穿著打扮,而古時候衣服都是靠手工紡織,加上腿長腳瘦的人,大多個子高,也會浪費衣料,所以買布料就會多花錢。
因此,古代相學就得出來這個結論:「腿長腳瘦,家財必漏」。當然時至今日,腿長腳瘦的人都顯得身材好,漂亮的人更喜歡穿衣打扮,所以也會大手大腳花錢在自己身上。

「以貌取人」的由來,同時也是對老祖宗俗語的更正,雖然俗語、民諺在市井之間代代相傳,是傳統文化中的一部分,但也需要實時更新,追隨時代,與時俱進。
總之,俗語「腿長腳瘦,家財畢露」早已不適合當代審美需求,但也正因為這句俗語的存在,時刻提醒著我們不要做那「相士失之貧」之人。各位看官,你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贊、評論、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