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善惡看眉眼,貧富看馬樁」什麼意思?有道理麼

2022-06-17     司馬懿     反饋

老話說:「善惡看眉眼,貧富看馬樁,」就是人們根據以往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一句老俗話,透過眉眼分善惡,通過馬樁看貧富。那麼這句話有道理嗎?

善惡看眉眼

俗話說慈眉善目,一眼望去內心就感覺這人是非常有善緣的人,心眼極好,也有一些人的眉眼一看去就感覺非常的兇惡,看著就像一個「惡人」,慈眉也是多種眉毛的形態。

所以你看,有時候我們遇到善良的人,會發現他們慈眉善目,和藹可親;而看到十惡不赦之徒,就會發現他們兇神惡煞。這第一印象的感覺,往往是通過一個人的眼眉投射出來。

那麼,為什麼人們,可以通過生活經驗和閱歷,總結出來識人之術呢?這個比較好理解,善良的人,時常通過眉眼流露出慈善的光芒,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比較和藹可親的面部表情。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那麼眉毛就是點綴窗戶的窗簾,人的眉眼清晰、對稱,看上去才感覺到好看,但也有一些人的眉眼長得就差如人意。

有句俗語叫做:眉眼不分。這句老話指的就是眉眼相連,看上去模糊一片,這就被認為是心智有所缺失或者是心眼很小,做事不果斷沒有主見,所以自然也很難有所作為。

雖然說看一個人的眉眼,不一定就能夠百分百確定別人是否善惡,但是,有識人之術本事的人,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能夠通過別人眉眼的微觀表象,看透一些人的本質。

貧富看馬樁

所謂「馬樁」,也就是拴馬樁。過去在家門口都會使用拴馬樁作為拴馬使用,家裡人經常需要馬來代替步行,才會在大門外設置馬樁,一般人家也不會多此一舉。跟現如今擁有奔馳寶馬的家庭相似。

馬樁除了實用功能外,在封建社會也是彰顯主家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在封建社會很長一段時間內,馬屬於戰略物資,一般普通人家也養不起,即便是養得起馬,也備不起鞍。

所以,在以前能夠養得起馬,又備得起鞍,家門側有栓馬樁的家庭,那絕對是一種社會地位身份的標志,不是一般百姓家能夠擁有。

對於一些沒有拴馬樁或者是家庭不是特別富裕的,拴馬樁往往會比較的簡單,有的使用一根木頭,有的使用一根簡單的石條來作為拴馬樁,所以這類拴馬樁也能代表出家庭的基本情況。

這一句老話擱到現在已經明顯的過時,現如今已經看不到了。隨著生活的改變,牲畜在農村已經逐漸消失,看誰家有錢沒有,已經不能再用這樣的說法。

在以前以馬為主要代步工具的時代,家門口有栓馬樁,那當屬當地富貴人家的標志。所以,古代人就經常採用觀察拴馬樁的方式去辨別這戶人家是貧是富。這就是「是貧是富看馬樁」的由來。

由此可見,這句老話:「善惡看眉眼,貧富看馬樁,」是人們的生活經驗總結,透過「表象」看「本質」!雖然並不一定絕對準確,但是,還是有很大機率。各位看官,您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贊、評論、收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