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同時是取材於生活,作用於生活的,所以涉及的領域和范圍,極其廣泛,在日常生產生活中,幾乎每一人都會聽到或者記住過一兩句俗語,不知你是否聽過這麼句俗語——「墳前不種三,床前不留四「,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墳前不種三,指的是哪三不種,而床前不留四,又指的是哪四不留呢?
第一、墳前不種三

先來說說墳前不種三,眾所周知,古人有著非常悠久的喪葬文化,這不僅僅是古人孝道的體現,也是古人不忘飲水思源的精神表現。而在古代的風水中,分為陰宅和陽宅,所謂的陰宅指的便是先人的墳,在陰宅風水的講究中,認為墳前種植的樹木,不可以隨意,而是有原則的,既墳前不種三種樹木。
其一指的是那些生長極快,難以鏟除的樹木,最為典型的例子便是竹子,竹子的長勢驚人,很快便是長成竹林,竹林會淹沒墳墓,祭拜者難以尋覓,竹葉會腐敗、隱藏蚊蟲蛇鼠,竹枝會刺傷、劃傷掃墓者,總而言之,竹林會對掃墓帶來不便,因此,俗語也道「墳前長竹需遷墳,墳前兩物成富人」

其二指的是那些紮根很深,根系縱橫復雜的樹木,最為典型的例子,便是桉樹和樟樹,這類樹木的根系,分布廣泛而強壯,很容易對墳墓的內部構造,造成破壞。其三則是那些寓意不祥的樹木,例如椿樹、槐樹,這些樹木寓意不好,被認為是會破壞所謂的氣場,而約定俗成,墳前會栽種那些寓意吉祥的樹木,例如松樹、柏樹等等,總而言之,這一說法是古人追求好兆頭,追求美好生活的體現。
第二、床前不留四

再來所說「床前不留四」,根據不完全統計,人的一生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因此,對於睡眠環境的布置,古人也極為講究,例如,古代無論是豪門望族,還是平民百姓,廳堂庭院可以建得寬敞霸氣,但是臥室大多數是比較小的,認為這樣能夠聚氣,倘若房屋過於空曠,反而被認為不利於睡眠。除了房屋構造本身,房屋內部擺放、陳設的物品,也有忌諱,床前不可放置這四種東西。

其一指的是一些鋒利的大小物件,至於原因很簡單,是為了避免人在睡眠中,被這類物件給劃傷,導致或大或小的傷害。其二指的是鏡子,鏡子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起到了無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鏡子的擺放位置,不可以放在床前,否則會造成光污染,影響睡眠,同時,鏡子中的人像在睡眼朦朧時,會讓人犯迷糊。

最後兩件則是古董和遺物,這兩件物品,不僅僅本身被認為氣場強大,會破壞臥室原有的氣場,同時,前者過於貴重,放在床前,倘若睡眠中不小心打爛,則得不償失,後者會放在床前,會讓人睹物思人,陷入思緒哀傷,影響睡眠。
以上,便是俗語「墳前不種三,床前不留四」的解釋,你覺得有道理嗎?歡迎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