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生吃食物嗎?你知道生吃食物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嗎?
50歲的李姨,是四川人,特別愛吃魚腥草,尤其愛吃涼拌的。過年期間她回到老家,幾乎每天都要吃一頓魚腥草。在今年年初,她出現了持續性的上腹部疼痛,開始以為是吃壞肚子了,自行購買一些止痛藥服用後依舊無法緩解。
拖了幾天後疼痛愈發劇烈,去醫院檢查後發現她的肝臟已經被肝巨片形吸蟲吃掉了一部分,醫生手術將寄生蟲取出,該寄生蟲長取出後仍在遊動。 醫生判斷,該名女士長期吃生食是誘發寄生蟲出現的主要原因。

無獨有偶,15歲的女孩麗麗,因頻繁腹瀉入院就診。經過胃腸鏡檢查發現,女孩的腸道內布滿了活生生的寄生蟲,而這些就是導致她頻繁腹瀉的「元兇」。
醫生解釋,引起女孩感染寄生蟲和她的一個飲食習慣之間有很大聯繫,她特別愛吃生冷的食物,尤其是刺身、魚片,每個月都會吃上一兩次。
兩位女士感染寄生蟲都和吃生食之間有很大聯繫,一些生活中常見的生食內都可能存在寄生蟲,具體有哪些呢?

一、最容易藏有寄生蟲的6種食物,請小心
寄生蟲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這6種食物需要特別注意。
黃鱔:黃鱔內的寄生蟲一般會藏在腸道內外,以線蟲、棘頭蟲和顎口線蟲較為多見,這些寄生蟲用開水燙不死。只有在100°C高溫下,持續加熱10分鐘左右才能將其殺滅。
菱角:很多人特別喜歡生菱角脆脆的口感,覺得煮熟的菱角就沒那個味了。殊不知,吃生菱角的行為十分危險。生菱角內很可能會含有薑片蟲,直接生吃很可能會引起感染,繼而誘發一系列的身體異常表現出現。不建議直接食用生菱角,而是要將其充分加熱煮熟後再食用。

小龍蝦:小龍蝦生長的地方多水質較差,所以很多小龍蝦內會存在大量的肺吸蟲寄生。食用時沒有充分煮熟的話,很容易導致身體感染肺吸蟲,引起肺吸蟲病發生,嚴重時甚至會威脅生命安全。
淡水魚:肝吸蟲幼蟲多會寄生在淡水魚、蝦、螺內,一旦進入人體會在體內長期存活,部分患者體內的肝吸蟲存活時間長達20年。感染肝吸蟲後會導致肝臟功能受損,繼而誘發膽管炎、膽管結石等一系列的疾病出現。

福壽螺:福壽螺內帶有多種寄生蟲,其中最為出名的是廣州管圓線蟲,進入體內後會導致中樞神經受損,嚴重的甚至會導致患者昏迷、死亡,多地都曾出現食用福壽螺後感染致死的案例。
魚腥草:涼拌魚腥草是很多人喜歡的一道美食,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生魚腥草比較容易粘上肝巨片形吸蟲的蟲卵。該寄生蟲對人體的破壞性大,毒性也比較強。建議大家平時注意飲食衛生,慎吃不潔生食。
這些食物你還在吃嗎?或者說你還在錯誤地食用這些食物嗎?看到這裡的你,建議及時改掉不好的習慣。

二、體內有寄生蟲,身體會發出5個「求救」信號
在感染寄生蟲後,身體會發出一些異常信號,及時發現或可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消化問題:腸道內存在寄生蟲時,會導致腸道黏膜受到不良刺激,易引起慢性腹瀉發生。另外,寄生蟲在腸道內存活還可能會導致便秘、腹脹、噁心等異常的消化道異常表現。
皮膚問題:感染寄生蟲後,還可能引起一系列的皮膚問題出現,包括皮疹、濕疹、皮膚過敏以及尋麻疹等。這是因為寄生蟲在體內產生的毒素垃圾,會進入到血液內,導致血液內的嗜酸性粒細胞水平增加,繼而誘發一系列的皮膚問題出現。

食慾增大:寄生蟲在進入體內後,會和身體搶奪營養,在飲食量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會頻繁感覺飢餓。但是,在增加飲食攝入量後,體重卻沒有增加。且日常還會經常感覺疲乏無力,休息後也無法緩解。
肛門瘙癢:一些感染了蟯蟲的患者,會明顯地感覺到肛門出現瘙癢感,特別是夜間症狀會更加明顯。如若去抓撓的話,還會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
身體疼痛:根據寄生蟲生長的部位不同,會引起身體不同部位出現疼痛感,寄生蟲在小腸上部會引起腸道發生炎症,繼而誘發腹部疼痛;而當寄生蟲入侵關節、肌肉軟組織時,也會引起肌肉、關節出現疼痛感。
當發現身體存在上述的異常症狀時,建議及時就醫進行檢查,切不可拖延。

三、如何遠離食源性寄生蟲?做好3點
感染寄生蟲後,會給健康帶來極大威脅,我們該如何預防寄生蟲感染呢?做好這三件事。
1.勤洗手
日常生活中要勤剪指甲,一定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飯前便後、接觸動物後都要充分地清洗雙手,避免因為雙手清洗不幹凈,而導致「病從手入」。如果皮膚上有傷口,一定要注意避免接觸會藏有寄生蟲的生食,以防寄生蟲從皮膚破損處入侵。
2.確保其經過低溫冷凍處理
美國食品藥監局規定,魚肉必須在零下35°C冷凍15個小時,或零下20°C冷凍7天後方可食用;歐盟標準為至少在零下20°C冷凍24小時以上。
建議日常購買冰凍魚類等去正規的超市,避免購買到一些不合格產品。

3.食物必須煮熟
入口的食物一定要煮熟、熟透了再吃,避免吃半生不熟的食物或直接生食,尤其是,魚、蝦、蟹、肉,拒絕生食可大程度的預防寄生蟲感染。製作生食和熟食時,案板,容器、碗具都應做到分離開來。
寄生蟲感染在生活中十分多見。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儘可能地避免食用生食,同時做好自我衛生工作,儘可能減少感染寄生蟲的幾率。#謠零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