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混雙組合王懿律/黃東萍與鄭思維/黃雅瓊先後擊敗對手挺進決賽,提前為中國羽鎖定一金一銀,教練席上的楊明指導,也終於長舒一口氣。
2017年底,為更好地培養人才,中國重新成立了混雙組,由楊明指導擔任主管教練。東京奧運周期,包攬各大賽事金銀牌的中國混雙,儼然成為了最「穩」的存在。而第一次以教練身份參加奧運的楊導,也與隊員們一同克服困難、穩步向前。
揮拳、吶喊、起身、擁抱……半決賽黃鴨組合逆轉戰勝渡邊勇大/東野有紗後,楊導已是難掩激動。隨後,雅思組合直落兩局戰勝鄧俊文/謝影雪,與隊友會師決賽。自此,楊指導圓滿完成了自己的奧運任務。
備戰期間,楊指導為隊員們打造了最堅實的訓練方案,也在賽前賽後做好最細緻的準備。「卸下壓力,做好自己」,正是這樣的心態,支撐著他和隊員們行穩致遠。

Q:奧運前的訓練重點是什麼?
楊導:之前我們在成都時就是做一個備戰奧運的準備,後來因為疫情原因奧運推遲,去年到現在一年多都沒有比賽,都是以訓練為主。我們也是貫徹隊裡面的一些要求,把基礎力量和體能訓練作為重點。所以我們在訓練安排的比例分配中,技術、體能、力量這一塊有一些側重。整個練完下來的效果還是不錯的。
多給了我們一年的時間,我們有了更多的儲備。技術方面,根據比賽需要有一些針對性。這兩對核心隊員的技術特點、風格不一樣,包括場上出現的問題也不一樣。所以我們會在細節上跟隊員溝通,然後在訓練當中有針對性地去解決問題,訓練就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其實我們與對手互相都有研究,彼此是知根知底的,很多時候問題都在於我們自身。我們把自己做好,就還是有信心的。
Q:臨近奧運會,您覺得最大挑戰是什麼?
楊導:首先,不光是我們,任何對手都有機會登上最高領獎台,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我們經常提醒隊員、包括隊里軍導也經常提醒我們,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和包袱。我們還是按照正常訓練的節奏,按部就班地去努力,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
訓練中除了亞洲傳統的那幾個對手以外,我們要注意歐洲崛起的那幾對:法國、德國和荷蘭的對手。泰國站還有全英他們的表現都還不錯,實力進步還是很快的。所以我們也會讓隊員們多探討,根據歐洲選手進行一些訓練。因為亞洲選手我們交手次數很多,雖然這一年沒有比賽,但是對於他們的特點,我們心裡都有數。但是歐洲選手,他們的發揮很有偶然性,狀態起伏比較大,打好了就會很可怕。他們的球路、線路各方面來說,我們還是要多做一點準備。
Q:面對奧運,會感覺有壓力嗎?
楊導:去年奧運推遲了之後大家都會有一些失落,今年能不能打還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大家心裏面還是有一些忐忑的。但整體來說,軍導也給我們做了一些開導,豐富了運動員的一些業餘生活,安排了一些給大家減輕壓力的活動。比如說開展一些紅色之旅、做一些業務上的探討。我覺得隊員也能理解,也有抗壓能力,這麼慢慢過來還是不錯的。
我自己來說還好,不會覺得背負的壓力特別大,不會老去琢磨這個事情該怎麼樣,因為這個想了也沒用。我就把它當成是一個正常的比賽,不然我自己焦慮了,會影響到隊員的情緒。這點我們經常會跟張軍主席去聊天、去溝通,畢竟他有很多大賽的經驗,所以我們會多去交流。包括跟隊員也一樣,我們去引導他們,把奧運會當做是一場正常的比賽去調整。不能說完全沒有壓力,這不現實,我們運動員上了場地,就是決一勝負,就像士兵上戰場一樣,是決定生死的。壓力肯定放在那邊,但我們不會因為這個壓力去逃避。我們去正確地面對它,把壓力變成動力,把每一天的訓練做好,把生活管理做好就好。
Q:大家都說中國混雙是「雙保險」,您如何看待?
楊導:這個說法是根據我們這幾年打比賽的成績去評估的。但作為我們來講,國外的一些對手也在不斷地進步,也在不斷地研究我們,所以壓力還是有的。這些成績只能說明這幾站隊員表現得還不錯,但對於奧運會來講,比賽的偶然性還是很大的,也會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我們從教練到隊員也從來沒把這個當成包袱,也沒有沾沾自喜。我們的每一站比賽、每一天訓練都踏踏實實地做好也就行了。
Q:奧運延期一年,您認為是利是弊?
楊導:利弊都有。因為雖然看起來過去兩三年我們的成績還不錯,但我們後面也輸了幾場不該輸的球,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多了一年的時間,我們也能做更充足的準備。其實我們現在也沒有過多地去考慮是好是壞,這也不是我們所能改變的。
Q:介紹一下近期混雙組的備戰情況?
楊導:我們混雙組這幾個隊員,最擔心的就是傷病問題。如何保障他們的身體能投入到正常的訓練當中,我們教練都是做了很充足的考慮,也希望我們能夠在這一段時間,儘量調整好身體的狀態。
鄭思維從18年開始,世錦賽之前也是受一些傷病的困擾,到了去年的成都集訓,他的整個訓練影響還是很大的。肘關節和手腕的傷,還是影響了他整個系統的訓練,確實有一些焦慮。我們教練制定的很多訓練計劃,實施的時候也是受了一定影響,但是他有一點非常優秀,他個人訓練的覺悟很高,不能練的東西他在其他地方會去彌補,這方面讓我們教練很放心。現在我們也做了一些彌補手段,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黃鴨組合的話,王懿律這邊也有一些小的問題,但影響不大。黃東萍這邊還是不錯,因為她的整個力量能力方面還是有了一些保障,大強度訓練對她的影響不算太大。
Q:中國混雙組自重新成立以來,成績非常不錯,您接手的這段時間做了哪些部署和調整呢?
楊導:首先,中國羽毛球隊是一個非常好的團隊,也有非常優秀的運動員,我覺得任何一個教練來都可以做到這個成績。有這個機會不容易,我們也就是把自己所學所得跟隊員去分享。我們在這個崗位上,不拿出100%就對不起自己這個工作,我也沒有什麼特別的。
Q:為什麼選擇做教練呢?
楊導:從當隊員開始就一直不想當教練,有方方面面的原因吧。不順的時候會埋怨教練,教練這個工作本身也很辛苦,都是費力不討好的,沒想到自己最後也選了這個工作。雖然沒想到,但也沒後悔。
一方面,自己沒達成的願望,希望能培養一個優秀的運動員,去達到這個高度或者一些成績。再一方面,希望在這個工作中成就自己,體現自身價值。在國家隊做教練是一個很好的機會,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機會,所以我也很珍惜。
Q:有多久沒有回家了?
楊導:上一次回去是去年11月份,隊員參加比賽的時候,大概待了十幾天的時間。這個大家都一樣,回想起來也沒什麼大不了的,跟家庭多溝通吧。相比較部隊里的戰士,我們還是幸福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