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已開發國家,是指那些經濟和社會發展水準較高,人民生活水準較高的國家。 其中已開發國家的普遍特徵是擁有較高的人類發展指數、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工業化水準和生活品質。目前,全球一共有30多個已開發國家,其中歐洲的已開發國家最多。而作為世界上國家最多,以及面積最大的大洲亞洲,已開發國家卻屈指可數,僅有4個。

分別是,日本、韓國、新加坡以及以色列。其中,經濟最發達的當屬日本,同時日本也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人均收入也排在世界各國前列,擁有較高的生活質量。 此外,中國的近鄰韓國也早就成為了一個已開發國家。早上世紀80、90年代,憑藉創造的「漢江奇蹟」,韓國就已經發展成為「亞洲四小龍」的一員。不過,韓國的「已開發國家」地位其實長期以來都未得到認證。直到近日,才真正獲得了聯合國的「蓋章」確認。 據媒體報道,在今年的第68屆的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上,已開發國家終於又迎來了一位新成員,正式決定將韓國認定為已開發國家。

並且此次韓國被列入已開發國家行列,也是自1964年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成立以來,第一次有發展中國家成功跨入已開發國家行列。 那麼,韓國究竟是憑藉著怎樣的實力,獲得了聯合國認證的已開發國家頭銜呢?韓國目前的發展水平究竟如何? 事實上,對於已開發國家雖然有一定的概念,但目前,國際上並沒有明確成為已開發國家的衡量標準,但像是GDP總量、人均GDP、科技水平、人類發展指數等都是重要指標。 以人均GDP為例。目前,世界已開發國家人均GDP一般都不低於3萬美元。

對此,我們可以找到韓國的一些數據來進行解答。根據韓國官方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韓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900萬億韓元(約合1.63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十,也是屬於一個高水平的。 最難得的是,在全球疫情背景下,韓國進出口貿易依舊未受到明顯影響,2020年韓國出口額高達5124億美元,在世界榜單排名第七。 但是如果僅從GDP這一水平來看,韓國卻又不算太亮眼。據悉,2020年中國的廣東省,打造了110760.94億元的生產總值,按照匯率來看,約合1.6萬億美元。此外,在經濟規模增長方面,廣東省的成績還相對領先。

根據韓國有關部門的數據顯示,韓國今年的經濟增速,預計在4.2%。而今年廣東在該方面的數字,預計能夠達到7%。 因此,如果僅就GDP總量和增速方面來說,步入已開發國家行列的韓國,在GDP總量方面,卻僅為中國一個廣東省的成績。但是顯然,一個國家能否成為已開發國家,光看生產總值是遠遠不夠的。 此外,我們從人均GDP來看,韓國2020年人均GDP達到了3.1497萬美元,排名世界第26位,高於了世界銀行對發達經濟體人均GDP超3萬美元的標準。 當然,從人均GDP上來看,沙特、卡達以及阿聯等國家其實都是和韓國處於同一水平的,甚至還高過韓國,但這些國家顯然卻未被認定為已開發國家,這也與韓國豐富的產業結構、發達的工業、科技水平有關。

眾所周知,韓國是一個人多地少,資源匱乏的國家,GDP能夠達到萬億規模自然不能依靠傳統製造業。但韓國卻在晶片、汽車、AI等高精尖領域一直保持領先位置,就以韓國最大的三星集團來說,綜合實力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難尋對手的。 此外,在音樂、電影等文化軟實力產業的發展上也蒸蒸日上。因此,從綜合實力方面來看,韓國能被認可從發展中國家「升級」成為已開發國家,也是有它「晉升」理由的。 不過在這些亮眼的數字以及產業背後,卻也無法掩蓋韓國目前存在的問題。目前,東亞國家普遍面臨著房價高、物價高、生育率低、人口老齡化、產業優勢不足等問題,尤其是韓國這一問題更為嚴重。 韓國房價急劇上漲,勞動力就業也面臨問題,貧富差距也是越來越大,財閥參與政治問題也越來越常見。

雖然韓國當前已經如願成為了已開發國家,但韓國也只是能算一個中低等已開發國家水平。並且從韓國目前面臨的問題來看,韓國要想保持已開發國家的稱號,還需要面臨很多挑戰。首先,韓國人民的幸福感就是遠低於很多亞洲國家的,且韓國作為已開發國家,卻難以承擔其大國該有的重任,這方面顯然還不如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 按去年平均匯率換算,2020年中國GDP已經達到14.7萬億美元,是韓國的9倍多,並且僅廣東省的經濟規模就與韓國大致相當。 但由於中國人口基數大,去年人均GDP才僅為1.05萬美元,與已開發國家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但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已經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並且也成功擔起了一個大國的責任,從此次疫情的事件中就盡數體現了。

顯然,這一點是作為已開發國家的韓國也是無法媲美的。並且從去年中國發布相關的《建議》中就提到了,中國人均GDP將在2035年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 對此,還有日媒刊文稱,中國力爭於2035年成已開發國家。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以目前中國的發展態勢來看,中國成為已開發國家也只是時間問題。反觀,韓國能否繼續保持已開發國家的位置,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