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聚會上,表弟如是說。
說實話,我挺驚詫於表弟的變化。表弟是姑姑家的獨苗,從小就被寶貝的不行,父母什麽事情都對他百依百順。走上社會後,因為受不了半點委屈,常常是一份工作乾不到3個月,就跳槽了。
如此折騰幾年,人都要廢了。
姑姑經常長籲短歎,擔心日後有了家庭和孩子,表弟難以承擔起為人夫,為人父的責任。
沒想到,孩子的出生,立馬讓他長大了。如今,經過五年的摸打滾爬,他從一個做事只有三分鐘熱度的大男孩,蛻變成了一個做事有韌勁、肯鑽研肯吃苦的大男人,扛起了養家餬口的大旗。
原來,孩子是可以治癒成年人的矯情的。
是孩子讓我們明白了責任和擔當,是孩子讓我們想要變成更好的自己。
宮崎駿說:被一個人深深地愛著將給你力量,深深地愛著一個人將給你勇氣。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支撐白血病患者呂受益活下去的信念,是自己的兒子,他說:「第一眼看到他就不想死了,就想聽他叫聲爸爸。」

對兒子的愛有多濃烈,他想活下去的慾望就有多強烈。
影片中的單親媽媽思慧也一樣,正是因為深深地愛著患白血病的女兒,她一個柔弱的女人,活成了一個披甲上陣的戰士。

丈夫在得知女兒病情的那一刻,拋下他們母女走了。面對病中的女兒,和天價的抗癌藥物,她來不及哭泣,就已經奔走在掙錢買藥的路上。
哪怕委身風塵,去娛樂場所跳鋼管舞,被人揩油,她都毫無怨言。
因為,她是媽媽,她愛著她的孩子,她要讓她活著。
愛,是冬天裡的一把火,能讓人熬過寒冬,抵達春天。


有愛的地方,就是家
「你不敢想明天,我不肯說再見,有人說一次告別,天上就會有顆星又熄滅。」
前段時間,福州一自閉症男孩的爸爸,因為一次意外,連一句告別的話都沒留下,就不幸離開了人世。
這位42歲的單身爸爸,只是再普通不過的一位父親,卻因為那放不下的、充滿父愛的10條「照顧孩子注意事項」,而讓網友哭了一遍,又一遍。


這樣盡職的父親,雖死猶生。
生命有長有短,來日並不方長。
然而,生命可以終止,愛卻可以生生不息。
韓劇《請回答1988》中有這樣兩段讓人看到淚目的台詞:
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爸爸也是頭一次當爸爸。
到了媽媽的年齡,媽媽仍然是我的守護神。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聲,也觸動心弦。

沒有人天生就會做父母,每個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
然而,沒有關係。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
做一對稱職的好父母,最好的時間是孩子出生時,其次是當下。
心安之處便是家,有愛的地方,就是家。
我的孩子,往後餘生,我願把萬千柔情,都化作愛,滋養你一生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