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女朋友出來玩,錢沒帶夠」弟弟發來微信,直接被姐姐拉黑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在受了別人的恩惠之後,我們自然會心生感激,如果有機會報恩,肯定會不遺餘力地去幫助他。但凡有一點點良心的人,肯定會這麼做,也會這麼想,除非遇到不懂得感恩的白眼狼,你付出再多都是無濟於事。
還別說,世界上還真的有一類人,在受了別人的恩惠之後,不僅不懂得感恩和付出,還會把這一切當成理所應當,尤其是有血緣關係的親人,愈發橫行霸道。明明自己道德綁架了對方,如果對方不理會自己,自己還覺得委屈,最後還跑去告狀,說他的壞話。
在我看來,如果遇到這樣的親人,哪怕有血緣關係,不幫也罷,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就是應該有尺度的,即便是有血緣關係,也應該有一定的分寸感,這樣才能讓兩個人的關係一直維持下去。如果一段關係里,只是一方付出,一方接受把所有的一切當成理所應當,那麼這種關係遲早會因為不平衡而崩潰掉的。
陳潔一直都想逃離現在的家庭,她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從小她所接受的理念就是家裡人不管什麼事情都要緊著弟弟來,弟弟說一就不能有二,所以她見慣了父母偏心。小時候家裡窮,爸爸都不吃肉,就留給弟弟吃,而她就在一旁吃鹹菜,陳潔覺得自己如今骨瘦如柴完全是餓出來的,哪像他那個高高胖胖的弟弟。
不過,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裡面,陳潔是沒有選擇的,小時候分不清事情對錯,身邊的同齡女孩子也大都如此,她也就不去想也不計較了,而且,父母與她有生養之恩,只是在吃食上讓讓弟弟而已,也就無所謂了。

後來,長大了,第一次和父母吵架還是因為陳潔要上大學的時候,陳潔考上的學校很不錯,可是父母卻不想讓陳潔去。母親的話很直接:「你個丫頭片子,那麼高的學歷有什麼用?還不如現在去掙錢,幫你弟弟攢點錢,到時候你嫁出去了,錢都不是我們家的了,你怎麼也得回報回報我們啊!」
陳潔當然不願意,那個時候村裡同齡的人,就出了她一個好大學,學校里對這件事情也非常的重視,還給她申請了助學金,無奈父母只好讓她上學,也正是因為此,而今她才能在外企上班,薪資豐厚。陳潔知道父母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所以,每個月都寄自己工資的三分之一給家裡,剩下的一半自己用,一半存起來。
隨著弟弟一天天長大,父母教育失衡的後果也來了,弟弟小時候就是一個無惡不作的大魔頭,總是帶著一群孩子搗蛋,因為這個,父母沒少給人低頭認錯。上高中的時候,弟弟因為打架還被關到了拘留所里去,還是陳潔幫忙找的人,才花錢把弟弟弄出來,現在考不上大學的弟弟,連個好大專都走不了,就只能學了一門技術,隨便找了一份工作。
以前,陳潔可沒少因為弟弟的事情操心,現在弟弟已經成年,有了自己的工作,原本以為這就可以讓她鬆一口氣,誰知道現在的弟弟才是一個花錢的大主。弟弟交了一個女朋友,工資養自己都不夠,別說再養這個女朋友了,兩個人動不動就出去玩,出去旅行,每次的錢不是找父母要,就是陳潔的資助。陳潔覺得自己的補貼給父母的那些錢,多半都進了弟弟的口袋。
之前看著父母過於辛苦,尤其是母親皸裂的手,有紅血絲的臉,陳潔就給母親買了一套貴一點的化妝品,沒想到也被弟弟拿了去,送給了自己的女朋友。知道這事的陳潔生氣,還怪母親,母親卻說「我這麼大年紀,就不用了吧,你有那個心,還不如幫你弟弟把這個門婚事穩定下來,這樣我們也好放心,你要是能幫她娶上媳婦啊,就是對我們最好的回報了。」
陳潔原本就是出於好意,可母親這麼執迷不悟地慣著弟弟,陳潔就不願意再吱聲了,後來,弟弟的工作沒幹多久就不幹了,還說去大城市打拚投靠到了陳潔那裡。陳潔本就是一室一廳,弟弟住在那裡,頗有不便,可弟弟身上又沒有多少錢,沒辦法,陳潔就只能幫他墊付房租,租了一套房子。

弟弟來了之後,隔三差五就來陳潔家裡蹭飯,這倒也沒什麼,讓陳潔心煩的是,他和女朋友出去逛街就找她要錢,吃個飯都要她買單。
就在前幾天,弟弟又和女朋友出去玩了,可能女朋友又看上了某些東西,他錢不夠,就跟陳潔發消息說:「我錢不夠了,你給我一點兒,工資還沒發,到時候發了,我還你。」
接著陳潔就反問他:「你哪次發工資還我了?」
弟弟說:「我是你弟弟,你還真讓我還啊,你是姐姐,怎麼還能跟我要錢呢?」
陳潔懶得理他,忙著工作也沒看他發來的信息,等不到陳潔的回信,弟弟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還給她打電話,陳潔看著心煩,接著她就把弟弟的微信給拉黑了。
等到弟弟換了女朋友的電話打來後,陳潔說:「我不是咱爸,咱媽,我可不會慣著你,我是你姐,的確不好意思讓你還錢,但是我好意思拒絕。」
因為這事,弟弟特意賣慘,跑到父母那邊去告狀,緊接著下午,父母就接二連三地給陳潔打電話,陳潔嫌手機太吵,直接就關機了。
像陳潔弟弟這種自私的人,該不該幫?
甄嬛傳里有句話「別人幫你,那是情分,不幫你,那是本分」,即便是有血緣關係,又能怎麼樣?你還能心甘情願地幫他一一輩子嗎?
不想當一個「扶弟魔」,就別傻傻地不懂拒絕,像弟弟這種人,不思進取,還把如今享受的一切都當做理所應當,只想著別人為自己付出,卻未曾想過自己獨立一些,不幫也罷。你要知道,幫他也是一個無底洞,對你來說,除了損害自己的利益以外,你不可能獲得任何的好處,而且有俗話有言「救急不救窮」,遇到這樣爛泥扶不上牆的弟弟,不幫就不幫。
有多少扶弟魔深受父母的影響,一直幫那個不知道知恩圖報圖的弟弟,對於已經慣壞的他來說,哪怕你為他付出得再多,他也不會感激你,相反,你幫得多了,有一天你受不了了,拒絕他的時候,他就對你暴露他的真面目,他肯定會言語相向,絲毫不記得你對他的好。
《歡樂頌》中的樊勝美有句名言:「一個人的家庭,就是她的宿命。」
就算是自己原生家庭不夠幸福,被父母要求做扶弟魔,那也應該有自己的選擇,你應該從接二連三地幫助弟弟的經歷中吸取教訓,正是因為你的縱容,所以他才一遍又一遍的挑戰你的底線。從來都沒有人是不追求回報的付出,即便是有血緣關係,也不能被對方無休止的索取,也許你對自己的弟弟好也不需要特殊意義,可是,既然你已經做到了問心無愧,就別被他牽著鼻子走。
周國平說:「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準,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的必要的距離。」
就算是親人之間也還是應該有分寸感地和對方相處,這樣才能讓兩個人的關係保持平衡,如果不懂得相處的距離,一味地縱容最親的人占自己的便宜,那才是真的害了你們的關係。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