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與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對問題。
我們最常做錯的一件事,就是:我們與問題站在了一起,共同為難孩子。
比如:
當孩子被同學們孤立起來的時候,父母卻說:「一定是你做錯了什麼,他們才不理你的。你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
當孩子被老師冤枉的時候,父母說:「一定是你平時表現不好,為什麼老師冤枉你,不冤枉別人?」
這些都是父母沒有與孩子站在一起,共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父母變成了讓孩子更難受的一個方面,沒有給孩子幫助,反而增加了孩子的挫敗感和自卑感。
久而久之,孩子遇到困難再也不和父母說了。扛得過,他就自己扛;扛不過的話,求助無門,便不好說了。
解決問題的四個步驟,可以這樣進行:
1.不要先入為主地給孩子扣罪名,要保持平和的態度,與孩子友好討論,了解關於這個問題儘可能多的信息。
2.我們與孩子一起,用「頭腦風暴」的方式,多角度思考,想出儘可能多的解決方法。
3.選定其中一兩個相對不錯的方法,去嘗試。
4.我們要記得跟進,及時關注事情的進展,適當給孩子提供持續的支持。必要的時候,可以再一次從第1步開始,重走這四個步驟。
目的只有一個:幫助孩子勇敢面對問題,引導孩子具備解決問題的思維和能力,讓孩子變得更好。
本文參考書目:《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作者:簡·尼爾森 琳·洛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