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的七次機會:18歲,23歲,30歲,37歲,45歲,52歲,65歲

2019-01-04     曹強育     反饋

人生中的七次機會:18歲,23歲,30歲,37歲,45歲,52歲,65歲

人生中的七次機會:18歲,23歲,30歲,37歲,45歲,52歲,65歲

人生短短八十載,

掐頭去尾,

只有不到六十年可以拿來拼搏一番。

通常來說,人的一生中,

會有七次發家、改變命運的機會。

不過可惜的時候,

大多數人只能抓住兩個,

只有少數的幸運兒能夠抓住三到四個。

那麼這7次機會分別是哪七次呢?

你又錯過了哪些機會,

你又能再抓住那些機會呢?

01

第一次機會,18歲左右

人生中的七次機會:18歲,23歲,30歲,37歲,45歲,52歲,65歲

18歲左右你會面臨什麼?

高考。

雖然應試教育很多人所詬病。

但是,不得不承認,

高考是比較公平的改變人生的方式。

考研名嘴張雪峰說過,

那些世界500強,都說學歷不重要,

但是他們卻從不去普通的一本、二本院校招生。

這是你所面臨的第一個機會。

你考上什麼大學、讀什麼專業。

或許未必會決定你今後發展成什麼樣,

但是卻能夠給你一個比別人更好的開始。

02

第二次機會,23歲左右

人生中的七次機會:18歲,23歲,30歲,37歲,45歲,52歲,65歲

通常來說18歲高考,

大多數人畢業參加工作是在23歲左右。

是選擇學東西,還是選擇鐵飯碗,全看你自己。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其實都怕入錯行。

雖然說,靠工資不能夠讓你發家致富。

但是卻直接決定了你的一個起點。

可以這麼說,

一個有世界500強7年工作經驗的人,

和一個小企業7年工作經驗的人,

再跳槽的待遇是天差地別。

03

第三次機會,30歲左右

人生中的七次機會:18歲,23歲,30歲,37歲,45歲,52歲,65歲

進入職場工作七八年之後,

累積了不少經驗,也算是職場老鳥了。

婚姻中有七年之癢,

職場中同樣有七年之癢的職業倦怠期。

第一次出現就是在30歲左右,

這個時候,你會對工作沒有任何激情。

你出現這個情況,別人也會出現。

這個時候,比誰能夠更先走出來,這就是機會。

是跳槽去換個環境,

還是老老實實混日子,

亦或是調整心態進入到新的挑戰中,

全靠你自己選擇。

04

第四次機會,37歲左右

人生中的七次機會:18歲,23歲,30歲,37歲,45歲,52歲,65歲

距離第一次職業倦怠期已經過去了7年,

現在你37歲,工作經驗豐富、年富力強,

掌握了一定的資源。

不過你第二次職業倦怠期來了。

這個時候,有這種感覺,與你的生活壓力有關,

結婚、房貸、車貸、父母老去、孩子成長等等。

每一項都要用錢,

你是家裡的頂樑柱,些微的工資根本不夠用,

你想改變現狀,想去創業。

但是你擔心風險,不敢折騰,不敢嘗試。

這是你第四個機會,

是否要改變現狀,並且換一種生活方式。

這個時候,你意識到了改變,

但是你是否做出相應的改變,就是你的機會。

而大多數人,人生的分水嶺,就在這裡。

05

第五次機會,45歲左右

人生中的七次機會:18歲,23歲,30歲,37歲,45歲,52歲,65歲

這個時候,你已經工作了20多年,

工作經驗極為豐富,

而且職位也進入到了中上層。

但是已經沒有以前那種精力了。

這個時候,或許你不是非常缺錢,

取而代之的做一份事業。

這個時候,你的機會,

是你如何對待身邊的人。

是利用別人,成就自己,

還是幫助別人,成就自己。

直接決定了你在45歲之後,

事業能夠發展成什麼樣的高度。

06

第六次機會,52歲左右

人生中的七次機會:18歲,23歲,30歲,37歲,45歲,52歲,65歲

如果你在體制內,

52歲或許還有向上博一把的機會。

如果你在企業內,

52歲基本上算是到頭了。

這個時候,大多數人其實選擇了別折騰。

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覺得能熬到退休就算可以了。

其實這個時候,

還是有機會的,

只不過機會不是在你身上,

而是在那些後輩身上。

你是否能把經驗交給他們,

決定了未來他們是否回報你。

這其實就是結善緣、人情投資。

07

第七次機會,65歲左右

人生中的七次機會:18歲,23歲,30歲,37歲,45歲,52歲,65歲

又過了十幾年,

你終於熬到了退休。

不用再去想上班那些糟心事。

終於可以干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但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是回家帶孩子,給兒孫做飯。

然後就是閒逛、消磨時間。

如果說23歲之前是學習,一點時間都沒有,

可以理解。

如果是65歲之前,是上班,沒有選擇的會見,

也能理解。

但是退休之後,能否自私一點,

為了自己,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這個時候,你不是為了發家賺錢,

而是為自己活一次。

為自己活一次的機會,

不是每個人都能有的。

人生中的七次機會:18歲,23歲,30歲,37歲,45歲,52歲,65歲

有的人能混的好,

不是說他本事有多大,

而是他在合適的時間做對了一連串正確的選擇。

最後累積下來,才有現在的成就。

馬雲是如此、馬化騰也是如此,

那些成功人士,或許能力強,

但也是命運運氣的加成。

但是請記住,

你選了什麼, 就要承擔所帶來的結果,

同樣,你選擇了什麼,同樣你也放棄了什麼。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