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與謝賢齊名,被稱為「一代粵語片小生」,晚年退圈住養老院,兒女拒絕相認,最後生活悽慘「孤獨去世」

2025-04-25     武巧輝     反饋

卻在生命的最後時光里,不得不獨自癱瘓在養老院的小床上,等待有生之年結束。

而張英才先生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也未能避免如此遭際,實在令人扼腕長嘆。

儘管他一生為香港電影和電視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但最終卻與子女親情失衡、家庭破裂,令人深感痛惜和不值。

缺乏家人支持 老年人面臨生活困境

張英才晚年生活如此悽慘,與其女兒車婉婉對父子關係的態度或許有一定關係。

車婉婉對父親的漠視態度,使得張英才晚年無家可歸、無人照料。

缺乏子女的支持與陪伴,也加劇了這位老人的生活困境。

張英才獨自在社區養老院度過了最後的幾年時光,最終還是在那裡無人陪伴下與世長辭。

很多人對此表示痛惜,認為車婉婉作為女兒未盡到應盡的孝道義務。

事實上,張英才的遭遇也反映了當下社會中,一部分老年人在生活、精神等方面都缺乏應有的關懷和照料。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獨居老人、空巢老人等群體數量不斷增多,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問題日漸突出。

老年人由於年事漸高,身體和精神都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

如果缺乏子女及社會的關懷與支持,一旦步入晚年、體弱多病,生活質量就會大幅下降,甚至如張英才般頗為悽慘。

因此,我們有責任呼籲,共同為老年人營造一個溫暖、有尊嚴的晚年生活環境。

子女孝親社會各界應共同努力

古人云:「無老老於老人」。

即老年人最應當受到全社會的重視和關愛。

張英才一生為港產電影、電視界貢獻良多,是香港文化娛樂事業的見證者。

而以他最後的遭遇來看,似乎並未獲得足夠的尊重與照料。

我們應當汲取這一教訓,充分反思當前社會在老年人生活照料方面存在的缺失。

這都需要我們共同思考並採取合理有效的舉措。

家庭和子女首當其衝,應當恪盡傳統孝道的要求,為老年父母營造一個溫馨安康的生活環境。

上一頁
2/2
大炮仙 • 8K次觀看
娛樂版 • 3K次觀看
娛樂版 • 2K次觀看
娛樂版 • 2K次觀看
娛樂版 • 2K次觀看
娛樂版 • 3K次觀看
娛樂版 • 2K次觀看
娛樂版 • 2K次觀看
大炮仙 • 1K次觀看
大炮仙 • 1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大炮仙 • 1K次觀看
大炮仙 • 1K次觀看
娛樂版 • 2K次觀看
娛樂版 • 3K次觀看
大炮仙 • 1K次觀看
娛樂版 • 1K次觀看
娛樂版 • 1K次觀看
娛樂版 • 1K次觀看
娛樂版 • 1K次觀看
娛樂版 • 2K次觀看
娛樂版 • 1K次觀看
娛樂版 • 3K次觀看
娛樂版 • 2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