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關於葡萄糖葡萄糖與蔗糖、乳糖不同,屬單醣,在腸道中不需分解,直接吸收入血,參與血糖濃度。血糖指的是血液葡萄糖水平。口服葡萄糖水直接影響血糖濃度,對胰腺壓力太大。葡萄糖屬於藥物,不能當成「食糖」看待。不要輕易給孩子喝葡萄糖水,除非出現低血糖。喝葡萄糖水給新生兒退黃也無理論依據。
18、輔食調味劑添加不要給1歲以內嬰兒的輔食主動添加鹽或糖。雖然,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米粉不是鹹味,但不意味著沒有鈉和氯離子,只不過不是食鹽(氯化鈉)而已。過早給孩子加食鹽,致使鈉攝入過多,增加今後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早期加糖增加出現齲齒的風險。
19、寶寶營養素添加母乳喂養期間只要保證母親進食正常,只需補充維生素D,400IU/天;4-6個月後添加富含鐵的輔食,如肝臟、動物血、牛肉、瘦肉等含鐵豐富,且血紅素鐵含量高,是膳食鐵的最佳來源。魚類、蛋類含鐵總量及血紅素鐵均低於肉類。新鮮綠葉蔬菜含鐵量較高,且富含促進鐵吸收的維生素C。
20、什麼時候可以喝酸奶?酸奶什麼時候給孩子喝——因為酸奶是牛奶製成的,所以在1歲以後喝比較適合。
21、輔食添加種類輔食種類不與出牙相關。初期嬰兒營養米粉,接著可在米粉中加菜泥。建議滿7個月添加肉泥,滿8個月加蛋黃。添加輔食中,可疑過敏,就要停止餵養3個月,然後再試。輔食性狀與出牙狀況相符。在磨牙(槽牙)沒長出來前,應是泥糊狀食物,否則沒有咀嚼效果,只能吞嚥,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
22、防曬霜防曬霜最好不給孩子用或者少用,一定要用時也只能用SPF30以下的,否者對孩子的皮膚不好。防曬霜的使用,也會阻礙孩子對維生素D的吸收。孩子曬太陽,也不要對著陽光直射。

23、痱子問題天氣變暖,痱子又成了困擾孩子的一大問題。保持皮膚透氣是預防痱子的主要方法。痱子粉、痱子水等防痱、治痱的產品,種類繁多。盡可能不用痱子粉,是因可避免肺內吸入。之所以推薦十滴水放入洗澡水祛痱,是因為此藥可以口服,洗澡時即使偶爾進入口腔也不擔心,但有些產品則不然。
24、接種疫苗後發熱接種疫苗後出現發熱是非常常見的現象。若體溫未高過38.5度,只需多飲水(液體);冰貼;熱水澡等物理降溫的方法。若體溫超過38.5度可服對乙醯氨基酚或布洛芬。6個月內嬰兒多推薦服對乙醯氨基酚退熱。除了發熱,接種疫苗後還可能出現注射部位皮下硬結,食慾偏差等,對此無須治療。
25、幼兒急疹幼兒急疹是一種病毒感染,侵犯絕大多數嬰幼兒。其過程以高熱起步,一般持續3-4天,當體溫下降時全身會出紅色皮疹,多遍及全身,再持續3天。高熱期間以控制體溫(退熱藥;多飲液體)為主要措施;出疹期間不需特別關注,只需等待,可給孩子洗澡;可以外出,不需任何藥物,包括皮膚用藥。
26、學步車嬰兒多大也不應使用學步車!從趴、翻身、爬、坐、站、走、跑、跳的連續運動發育,在每個孩子身上體現的時間會有差異,但是水到渠成的過程,不是「學」會的。家長不要互相攀比。強迫嬰兒用學步車並不利於運動的快速發育;還可能造成下肢發育問題。對嬰兒發育不能急功近利,順其自然!
27、寶寶濕疹"濕疹」的原因不是濕熱,而是過敏、皮膚發育等原因。濕熱只能加重濕疹表現。濕疹是皮膚脫屑、滲水、基底紅腫,伴有明顯癢感的疹子。濕熱直接導致熱疹。千萬不要將皮膚上出現的任何紅疹都歸結於濕疹。若真是濕疹,只有含激素的藥膏才會明顯奏效。嬰兒嚴重濕疹多與過敏有關。
28、鼻淚管阻塞小嬰兒「長眼屎」,特別僅是一側眼睛,並不是上火、眼睛發炎所致,而是因鼻淚管通暢不良所致。鼻淚管開口於眼內角,通往鼻內。眼淚產生於眼內,通過鼻淚管吸收於鼻內。很多嬰兒有一側鼻淚管通暢不良,致正常產生的眼淚不能通過同側鼻淚管全部引流入鼻部吸收,引起眼淚滯留於眼部。
29、寶寶暈車暈車是因雙內耳發育不平衡所致。很多嬰兒都會有此現象,表現為扣耳朵;揪耳朵;拍頭;晃頭等。有些嬰兒能把外耳道抓破。較輕時,只是上述的簡單動作;嚴重些,可出現暈車(不喜歡坐汽車安全座椅,乘車時哭鬧等)。除等待發育外,多跟孩子玩鞦韆、轉椅等遊戲會加速雙耳平衡的發育。
30、大腿紋不對稱兩側臀紋和大腿紋不對稱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僅僅通過臀紋或大腿紋不對稱就判斷孩子是否存在髖關節發育問題,是非常不科學的說法。發現類似問題,應該請教兒童骨科醫生。也許要通過B超或X光檢查協助診斷。
31、出牙時間大多數嬰兒滿6個月時開始出牙。出牙具有個體差異。極個別嬰兒出生時即已出牙;也有一歲才開始出牙,更有一歲後才出牙的。這與遺傳背景有很大關係,與缺少鈣等元素無關。其實,出生前,牙胚即已形成,生後處於長牙階段,直至牙齒萌出後,還會繼續生長。早出牙者不需刻意補營養素。

32、寶寶睡覺姿勢孩子睡覺時頭偏向一個方向,長時間必出偏頭現象,容易出現斜頭。首先,觀察孩子是否有斜頸——就是平臥時,頭的中線與身體中線間有角度。如有斜頸,應該請醫生診斷,並接受物理治療。再有,盡可能多種體位睡覺(平臥,左右側臥,俯臥)。只要有人看護,小嬰兒白天可趴著,也可俯臥睡覺。
33、斜視對嬰幼兒眼睛發育的檢測,不是儀器提示的「視力」測定值;也不是是否有「曲光不正—散光」,而是眼睛靜止時雙眼位置是否對稱和運動是否協調一致。如果靜止時雙眼不對稱,應考慮斜視(內斜、外斜);如果眼睛追光運動時,一眼先動,另一隻追著動,說明雙眼運動異常。需要及時就診。
34、維生素D補充囟門大小與缺鈣無關。平時掛載嘴邊的「缺鈣」應是「維生素D缺乏」,佝僂病全稱是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不是缺鈣性佝僂病。純母乳喂養兒,每天應補充400國際單位維生素D;混合餵養酌減;純配方粉餵養不應補充。但每個嬰兒吸收能力不同,可通過血液維生素D水平進行口服補充量的調控。

35、給嬰兒剪指甲出血處理給嬰兒剪指甲容易造成甲床破潰,應先壓迫止血,再簡單消毒。如果傷口不大,出血不多,不必包紮。不提倡包紮的原因:1、暴露傷口容易保持傷口快速乾燥;2、包紮物容易被孩子吞入胃內。出血基本止住時,可用清水沖洗,再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創傷局部應該很快出現癒合,不易合併敗血癥等全身感染的可能。
36、女嬰分泌物女嬰外陰常會有一些白色,偶爾帶有血性的分泌物,與分娩後雌性激素戒斷和母乳喂養中一些激素有關。這些分泌物中的化學物質具有殺菌、抑菌作用。將局部分泌物徹底清除,可增加局部感染的機會,還會因清理過程中造成局部粘膜損傷引起小陰唇粘連現象。平時清水沖洗局部即可,不應過度擦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