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感覺自己回不去從前的生活,在離開還是留下的躊躇下, 她選擇繼續留在梁太太家。她的選擇是嫁個有錢富貴人,為自己的人生找一個歸宿。

張愛玲
這是葛薇龍再一次自我放逐,她放逐自己追求庸俗的生活。
結果她嫁給喬琪喬,並沒有得到她想要的那種生活,反而需要她自己的努力與付出來供養家庭。
葛薇龍的愛情也不是舉案齊眉的愛情,而是單方面陷入愛情,另一方仍可以置身事外的情感。這註定是一場人生的悲劇,正如小說結尾所敘述,葛薇龍的一爐香,也快燒完了。
不僅葛薇龍是在自我淪陷與自我放逐,梁太太與喬琪喬也是如此。
梁太太的人生抉擇就在於嫁人這件事上,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嫁給比她大很多的有錢人,就是最大的人生自我放逐,她原以為可以自己掌控人生,沒想到被時間耽誤了青春。
喬琪喬在家裡不得寵,父親不喜歡她,而他就任其自然,自己也放縱自己,縱情於情場之中,揮霍自我,毫無人生鬥志。
他們的自我放逐和淪陷其中,造成他們的悲劇人生。梁太太鬱郁得不到愛,一生都在尋找被愛的感覺,喬琪喬放任自己流蕩,葛薇龍成為交際花,嫁給不愛她的男人,註定是悲劇的人生。

04 凡事有度,面對各種利益的誘惑與驅使,我們應該怎麼做?
凡事過猶不及。
意思是說凡事都有一個尺度,如果越過這個尺度,事情的弊端就會突顯出來,從而傷害人們自身。
從張愛玲《第一爐香》我們得知,葛薇龍、梁太太和喬琪喬都對於物質利益的崇拜和追求,大於其他一切事物,過了物質利益的尺度,所以註定他們被物質所累,活得身心俱疲。
這並不是說物質生活不重要,物質生活是人們生活的基礎,適當追求更高層次的物質利益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把追求物質利益作為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會陷入裡面無法自拔。
人是不容易滿足的生物,越是不滿足物質生活現狀,越是向上掙扎。物質利益是永無窮盡的,到頭來耗費的是人們的精力和體力。
比如梁太太年輕時的人生選擇就是物質利益至上,她把青春和人生都投入到家產爭奪之中,結果梁太太的丈夫很晚才離開人世,當她醒悟過來時,已過了追求自己幸福的年齡,她的後半生都在尋求和彌補前半生的愛情中度過。
除了追求物質利益有個尺度之外,在情感的追求上也需要有一個衡量和尺度。
小說中三個人全都陷入愛情的糾結里,梁太太愛而不得,喬琪喬不懂愛,葛薇龍錯愛浪蕩子,他們都想自己的愛情轟轟烈烈。
可是愛情除了浪漫的一面,還需要回歸正常,平淡的生活。好的感情是建立在平等基礎上,兩個人相互付出,相互扶持。
自律是把握尺度的一種能力和方法。
自律,這個詞說起來是很平常的詞匯,就是自我約束,自我管束。如果從生活中例子來看,這個詞匯表達的是一種能力,它是堅定不拔的意志力。
大多比較成功的人士,他們都有一個特質就是自律,也是因為他們對於事情的把握能掌握好尺度,始終把事情的尺度往積極、向好的方面發展。
葛薇龍、梁太太和喬琪喬身上發生的悲劇來源是他們對自我的放逐,無拘無束地去追求自我利益,所以他們需要的是自律能力。
自律首先需要認清自己,當一個人真正的認清自己之後,才能在人生的機遇面前,做出符合自己的選擇。
我們的生活和人生也是一樣,需要認清自我,也需要自律來把握一定的尺度,平衡好物質和精神,平衡好愛情與生活之間的關系。
願我們的人生張弛有度,在不超過事物發展界限的同時,感受生活的幸福與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