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Chopsticks碰手指遊戲
這個遊戲應該很多爸爸媽媽小時候就玩過,它有一個洋氣的英語名字叫做Chopsticks。

這個遊戲需要兩個人玩。兩隻手都從數字1開始。石頭剪刀布,贏的一方先開始開始。
一個人用自己的手指去碰對方的手指,然後把這個手的數字變成兩個相碰手指的和。
比如你一開始手指數字是1, 碰了對方的手指也是1,那麼你的這個手指就會變成2。比如你的手指是5, 對方的手指是6, 兩個手指相碰之後,你的手指數字變為1. (數字相加超過10手指只變成這個數字的個位。)

這個遊戲怎麼贏呢?
當你的手指變成10的倍數的時候就會變成拳頭,目的就是看誰能夠把自己手上的數字變成10的倍數。這個遊戲也可以增加難度,比如增加減法,增加乘法等等。
24.誰不見啦?
這個遊戲考察孩子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把你能拿到的物品,大大小小,長長短短都沒關係,放在孩子的面前,讓他看3秒鐘。然後讓孩子閉上眼睛或者轉過身,你拿走其中一個物品,並打亂擺放順序,讓孩子再看3秒鐘,回答少了哪個東西。
也可以反過來,讓孩子來擺放拿走,你來猜。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擺放的物品數量相應減少或增加,觀察的時間也相應延長或縮短。
看看我擺的這堆東西,倒計時,321。

天黑請閉眼。天亮了,請睜眼,看看少了誰,321!

25.20連環問
這個遊戲對孩子的知識儲備有一定的要求,玩法很簡單,大人想出一個東西,然後給出孩子一個大概的方向。比如我們出的題目是鱷魚,那麼我們要告訴孩子,這道題的答案是一種動物。

猜的人有權問20個問題,另一方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
比如讓孩子猜的是鱷魚,他可能會問:
「它是會飛的嗎?」
「它身上有毛毛嗎?」
「它吃肉還是吃草?」
「它的名字是3個字的嗎」
如果小朋友可以在20個問題內猜出正確答案,那麼小朋友就贏了,如果超出20個問題,則是想東西的人獲勝。

由於問題的個數是有限制的,越到後面,遊戲也就越緊張。孩子問的問題,也會更加具體。如果你被問到不太清楚的情況,可以直接告訴他不清楚,並且記錄下來,在完成遊戲之後直接用手機查詢,順帶又能補上一個知識點。
26.數7
這是一個真·益智遊戲,讓搗亂的孩子在不知不覺中練習了一把計算能力,相當於做了好幾頁數學練習,那就是——數7!
規則非常簡單,幾個人(不少於兩人)依次報數,碰到帶7或者7的倍數時,比如14、27、49,不能報出數字,要用拍手來代替,否則就算輸了,可以事先商量一個小懲罰,比如輕輕彈額頭,然後由輸者起頭繼續開始新遊戲。

27.翻花繩
對於這個遊戲,相信不少80、90後的孩子都不會陌生,在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會玩翻花繩是小時候必備的技能之一。
在旅途上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玩,讓他們也體驗一下我們那個年代的玩具。

28.蠟筆謎題
在旅途中帶上蠟筆,蠟筆的一個好處是可以讓孩子來做一些蠟筆謎題。所謂的蠟筆謎題就是用蠟筆擺放一些形狀。
題目1:走下圖中的6支蠟筆,讓它變成一個"10"。(提示:10不一定代表的是阿拉伯數字10哦)


題目2:只移動1跟蠟筆,做出一個正方形(提示:正方形不一定要用蠟筆拼成)


題目3:移動3根蠟筆,使魚朝向其他方向。(提示:要打破慣性思維,是哪些蠟筆決定了方向?)

